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吃素(散文)

精品 【東籬】吃素(散文)


作者:韓格拉圖 舉人,4514.73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05發(fā)表時間:2025-03-27 06:32:41


   這些年,無論是體檢還是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總會跟我交代一句“吃得清淡點”。我曾在醫(yī)生面前自嘲,干脆叫我出家算了。言外之意,去廟里吃齋飯,只吃素食。
   其實,醫(yī)生口里的“清淡”只是要求食物少油脂,并非戒葷,“吃素”則不然了,要求松一點,起碼也要遠離肉食。素食,有多種分類,最嚴格的,連蔥蒜韭菜等都不能吃,但沒人這么嚴格地執(zhí)行?,F(xiàn)代人包括和尚尼姑,都講究養(yǎng)生,蔥蒜韭菜對人體的好處多多,且能去腥氣提振菜肴的味道,怎么能輕易放棄呢。我們常見的都是不嚴格的素食,不但包括這些所謂“五辛”味兒的蔬菜,還包括奶蛋,甚至包括海鮮。吃素,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沒發(fā)明火之前,怕吃生肉得病,所以,只吃植物的根、塊、莖。如今頗為時尚的吃素,其實源于佛家的“不殺生”戒律。但我沒想到,有人吃素,源于家境清貧。
   1998年初,由于上班路遠,我換了一家公司,是做電腦顯示器的,我在那里做會計。和我一同招進公司的還有一位年輕人,是老鄉(xiāng),來自遼寧。人事部的人說,特意這樣搭配,性格相近,生活習(xí)慣相似,便于配合。挺有道理的,不愧是做人事工作的。我稱他為小王。起初,每天吃公司點的外賣盒飯,自己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匆匆扒進肚里了事。后來,樓下有了食堂,員工就改在食堂吃飯了。每次打好飯,小王就坐我對面,我們兩人就默默吃著,偶爾閑搭幾句。我每次都注意有葷有素,但看他的菜盤里經(jīng)常是土豆、卷心菜、綠葉菜,有時會出現(xiàn)豆腐。起初我并沒在意,因身體原因或服藥原因偶爾忌食魚肉不足為怪。時間久了,我看他沒有絲毫改變。一次吃西紅柿炒蛋,我看見他最后把西紅柿吃了,卻把雞蛋挑出來放在盤邊。飯后散步,我沒忍住,一問,方知他吃素。
   好奇心驅(qū)使,我又委婉地打探原因。他比我要小幾歲,也就二十七八歲的的樣子,現(xiàn)在養(yǎng)生從年輕開始,但不至于他有什么宗教信仰,甚至是一個佛教徒吧。原來,小王家在農(nóng)村,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將他和妹妹帶大,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平時很少吃到肉,漸漸地就養(yǎng)成了不吃葷的習(xí)慣。即使后來生活有些改善,他還是喜歡素食。我說:“雞蛋總歸要吃點了,不然營養(yǎng)不足?!彼谷挥悬c靦腆地笑了:“是的,我正試著接受,但,還是覺得有點腥。”我們當(dāng)時的公司,經(jīng)營情況并不好,常常發(fā)不出工資。談起前途,他不無憂慮,說:“自己趁年輕出來闖闖,一家的希望都在自己身上?!背运兀材苁讉€錢呢,這也許會給他一點堅持下去的動力。吃素較之吃葷,花錢肯定多點。我沒考慮到這個,心中覺得不是滋味。
  
   二
   吃素好處多于壞處,單就身體而言,減少油脂攝入,肯定有利于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另外,美容美顏,減輕體重,保持身材勻稱??傮w而言,既有“里子”,又有“面子”。至于提高智商的說法,不敢茍同,據(jù)說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泰戈爾都是素食主義者,但我以為,這些還是個案,不足為證。
   所謂習(xí)慣,就是慣性。習(xí)慣了一種生活方式,改變是很難的。如果不下決心,很難將吃素堅持到底。就是偶爾吃吃,一般人也不易做到。因為,肉實在是太香了,誘惑力一直是人類無法拒絕的。
   1999年春天,我們財務(wù)部搞了一次無錫游。記得有點偏早,是3月底。春天來了,但運輸溫暖的春風(fēng)車隊有點拖拖拉拉,走在明媚的春光里,明顯覺得出春寒料峭。到了太湖一看,春游的人竟然很多,有些景點還排著長隊。估計春天里人的心情差不多,像草芽,捂了一個冬天了,都急著發(fā)芽冒頭。
   來到開原寺,樓堂殿房一頓轉(zhuǎn)悠。心細的把銘牌默讀了一遍,多少收獲一點心得;粗枝大葉的走馬觀花,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一會兒的工夫,日上三竿,好開午飯了。我們來到預(yù)訂的房間,是寺廟里的一個房間。我沒想到,午飯就在這山中的寺廟解決。落座時,有人說,中午吃素食。我這才意識到,這才是午飯放在寺廟里的緣故。寺廟素食,是宮廷素食、民間素食之外的一個重要大類,且因烹飪之地繚繞著誦經(jīng)聲,可能更顯得正宗,更被認可。當(dāng)時我正當(dāng)壯年,母親每次見我都說我瘦,在農(nóng)村人的觀念里,瘦就不富態(tài),日子過得不咋樣。我正是狂吸油水之年紀,聽說吃素,心里冰涼。菜,很快一盤一盤上來了,除了青菜能立馬辨別得出,大部分菜肴因為醬油著色、勾過芡,一時吃不出是什么食材做的。吃飯吃出了情趣,大家邊吃邊猜,嘴沒過癮,腦袋過癮了,等服務(wù)員報出菜的謎底,猜對的猜錯的都是一陣哈哈大笑。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盤“紅燒鱔段”,酷似鱔魚的口感和味道,其實,它不過是豆制品的搖身一變。就像有的地方炸的“面魚”,是魚的樣子,卻和魚的味道相差甚遠。
   午飯后返回,車行不到一半,和我坐在最后一排的同事小寧,小聲和我耳語,問我包里有沒有什么吃的?顯然餓了。為什么這么快就餓了?顯然午飯油水太小。他這么一說,我肚子也咕咕叫了,找出一包餅干,我倆一“干”而盡??次覀z帶了頭,一車人都找出包里的小食品,牛肉干、蜜餞、蛋糕乃至糖果等等,大快朵頤。我在廣西柳州工作幾年后,搬了次家。小區(qū)西門對面的馬路上,開了家素食自助餐廳。一個周六,我去吃了一次,心里還盤算著,如果飯菜質(zhì)量不錯、價錢合理,以后每周都來吃兩次,正好契合我減肥的需要,醫(yī)生給的指標(biāo)是減掉20公斤,任務(wù)何其艱巨!但我好在沒有打退堂鼓。夠素的,除了蔬菜就是一些豆制品,那個溜豆腐,盛在一個不銹鋼大餐盤里,白花花的,很耀眼,無言地在那里自證清白。必須坦承,我吃了一頓,就再也沒去,直到那家餐飲店歇業(yè)。上海有一家“名仕”包子店,名氣有點大,它只賣素餡包子。浦東有家加盟店,因家人愛吃,我每次路過都會買兩盒帶回來。上一次,我鬧出了笑話。
   “買兩盒菜包,兩盒肉包?!蔽依线h吆喝。一名女服務(wù)員看過來,我開門見山,擔(dān)心車停路邊被處罰。
   “不好意思,我們只賣素餡包子?!狈?wù)員笑著提醒,將菜包裝進塑料袋遞給我,她并沒責(zé)怪我。
   積習(xí)難改,順口就來。我感到不好意思,說句“對不起”,逃也似地離開。
   本不想說了,不習(xí)慣吃素的人,離不開葷菜。但做人必須自律。前面的小寧,在我離開那家公司幾年后真地“開葷”了。不知什么原因,業(yè)余時間,他參與了賭博,越賭越大,結(jié)果丟了工作,把房子也賣了,用于還債。吃素與生活的清貧有關(guān),吃素卻無法做到清心寡欲,居然和這些惡習(xí)沾邊。世界上很多事,如果兩個點聯(lián)系起來思考,實在是可笑,而且有時候會得到一些令人驚訝的判斷和結(jié)論。
  
   三
   因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除了特殊人群、特殊需要,從健康方面著想,現(xiàn)代人普遍吃得比較清淡,但還不是吃素。東西方飲食,差別巨大。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人幾乎就是素食動物。所以,有輿論認為,體育比賽中,雖然出過王軍霞、劉翔,但那些拼爆發(fā)力、速度和耐力的項目還是鮮見中國人的身影。再進一步講,食肉動物兇悍、狂野,比如獅子老虎豹子,食草動物溫順、柔和些,比如牛馬羊。這是動物學(xué)家、生命科學(xué)工作者的事兒,我沒能力去多鉆研,簡單想想,好像還真是那么回事兒。其實,以偏概全,即使這是真的,也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來到上海后,我試著調(diào)整下飲食習(xí)慣。慢慢接納海鮮,偶爾也去吃吃西餐。我覺得,中餐選材廣泛,龐雜,口味偏重,尤其我的老家東北菜,在有些南方人心中,上桌的菜,那是一盤盤咸菜。西餐相對單調(diào)些,和我國的草原民族好有一比,以牛羊肉為主,只是口感追求鮮嫩。比如五分熟的牛排,在我看來,難以下咽。做法上,差在西餐少了個“炒”,而恰恰是這個炒菜,奠定和鞏固了東方美食的灶臺。要說的是,中國人離不開植物油,炒菜前必是油打頭陣。而歐美國家,最愛芝士,導(dǎo)致一些國外的中餐館,為適應(yīng)當(dāng)?shù)厝丝谖叮辞嗖硕疾坏貌环劈c奶油。至于主食,西方的面包,較之東方的米飯熱量高,高熱量食物輸送的熱量超出了人體消耗的能力,也會變成脂肪,過度了,和吃葷殊途同歸。
   我們的一日三餐中,包括魚肉蛋,所以是葷素搭配,科學(xué)合理,并非西方人認為的“素”。眼光開闊一點說,中國人“不是吃素的”,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當(dāng)前,在通往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道路上,面對美西方的圍堵截搶,十四億中國人從容應(yīng)對,毫無懼色。
  

共 3242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說“素”的切入口。幾乎都會叮囑他的病人要吃點清淡的,清淡如素。仔細想想,這個素字還真的是包含著中國文化。除了出家人要吃素,紅塵也有這么一批人吃素。作者對吃素做了一番考察,對“素”來一番辨析,讓人大開眼界了。作者遇到吃素的故事。那個和作者在一起工作的遼寧人小王,就吃素,私下一問,原來是因家貧,吃素是為了省點錢,也形成了吃素的飲食習(xí)慣。為了生活,仗著年輕,遠離了肉腥,不能不讓人唏噓。吃素的好處很多,甚至我們可以拿一些重要的科學(xué)家來為證,但作者還是不能推翻吃肉的習(xí)慣。作者想到1999年在無錫旅游的午飯,就在開原寺的一邊吃素,那道“紅燒鱔段”,簡直可以假亂真。畢竟素食是對肚子的嚴肅挑戰(zhàn),一路上大家補充起來。作者有嘗新嘗鮮的習(xí)慣,對居所周邊那家素食店垂涎,眼光盯上了那盤明晃晃如大肉的豆腐。買包子,問人家素餡包子鋪要肉包子,好在人家沒有說“肉包子留著打狗”了。吃素,可以一定程度解決家庭經(jīng)濟困難,但和人的行為變化,沾上惡習(xí)無關(guān),那個小王沒有一直堅持他的清淡的生活方式,有了不改有的欲望。關(guān)于吃素吃葷,東方餐飲和西餐,作者有一番比較,很有意思,炒,是中華飲食里的靈魂動詞,老家人在國外做中餐,也有創(chuàng)新。無論中餐西餐,熱量攝入過高,對人體都是負擔(dān)。在人際關(guān)系,國際關(guān)系上,“我們也不是吃素的”,足以證明我們的能量,吃素吃葷,只能是習(xí)慣而已,真正的力量來自民族自信和精神。這篇散文寫的是“素”,但內(nèi)容不俗,有著廣泛的飲食知識和文化,給我們的是刻不是一道素食,而是文化之餐。吃素,有點嚴肅,畢竟是喜歡往出家人那聯(lián)系,但作者寫得是風(fēng)趣幽默,語言精彩。盡管涉及的是生活方式,但也提升了對“素”的認知,醫(yī)學(xué)的,養(yǎng)生的,智商的,甚至聯(lián)系到國際政治,步步深入,行文布局相當(dāng)嚴謹,思路清晰,文質(zhì)優(yōu)雅。這篇散文體現(xiàn)了作者一貫的風(fēng)格,縱橫捭闔,看似著筆隨意,但卻是巧心組織,總是翻出情趣。其實,我也接受作者的飲食觀點,清淡并非要我們吃素,吃得適度,不貪食,不亂吃,葷素搭配,歷來是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特色。其中一筆,就是小王吃素,看得很心酸,我們曾經(jīng)有過不是吃素卻相當(dāng)于吃素的艱難日子。作者所寫吃素和人的品性沒有關(guān)系,也不是吃得清淡,人就淡雅起來。這樣的見解相當(dāng)深刻。讀感良好,情趣里有深度,難得的一篇佳作!【東籬編輯:懷才抱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27001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27 07:26:38
  我曾有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吃素是在煙臺一位朋友那,他是出家人,有自己的吃素飯店。我覺得,吃素是一種生活理念吧,從人體需要來說,素食不一定能滿足需要,肉類的蛋白質(zhì)脂肪更高一些。這是我對吃素與吃葷的基本認知。讀了韓老師的散文,從出家人聽到外面塵世的餐桌,開眼界。文筆沉穩(wěn),聯(lián)系恰切,認識深刻,具有問候散文的特征,很耐讀。感謝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回復(fù)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09:49:55
  這個文的觀念我早就有些,但苦于自己經(jīng)歷不夠,對素食缺少理解和研究,也就一直擱著沒動筆。后來想想,自己就從文學(xué)的角度寫寫所見所聞和感悟吧,畢竟也不是美食家,也不是營養(yǎng)工作者。從健康角度講,素食不宜提倡,偶爾為之也不為過。感謝老師給予拙文的精美潤色,有些話我沒說出,老師說出了,佩服!謝謝老師辛苦的編輯,順祝體健,筆豐!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3-27 07:46:10
  這篇散文以“素”為主題,內(nèi)容豐富,涵蓋飲食知識與文化。從吃素習(xí)慣到民族精神,作者風(fēng)趣幽默,如小王吃素令人心酸。問候韓格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09:52:14
  謝謝老師關(guān)注拙文!對素食我還是缺少研究,只講述了一點所見所聞,也不知道對錯。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順祝新春愉快,寫作大豐!
3 樓        文友:嵐亮        2025-03-27 08:29:37
  天圣山安福寺的住持是我的朋友,他曾邀我吃過幾次素食,做得很地道,吃法也有講究。吃素這事,偶爾來次把還行,叫我日日素,還真是吃不消。我與韓社是一致的,還是葷素搭配為佳,因為中國不是吃素的。拜讀點贊!
回復(fù)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09:54:39
  謝謝老師關(guān)注拙文!每天吃素受不了,寺廟里的素食做得講究,被我們這群俗人給吃瞎了。什么時候再去,要沉下心來,好好品嘗下寺廟素食,畢竟那是一種文化。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順祝寫作愉快!
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27 09:10:05
  從健康的角度說,患病的人,吃得清淡一點,也包括減肥的人,少點熱量攝入的選擇就是少吃或吃素。但也不盡是這樣,我患病做心臟支架時,我問醫(yī)生,是不是魚肉就免了,醫(yī)生說,一定要吃點葷,不然身體的營養(yǎng)不足。葷素搭配才是飲食的原則。我也贊同韓老師的觀點——我們生來就不是吃素的。我們的古人最初的生活是從狩獵開始的,“肅肅兔罝,椓之丁丁”——據(jù)說最早是吃兔肉,繼而歌者野獸的肉,蔬菜是和肉配搭吃的,實在打不著獵物就吃素對付著。也有懶惰有閑趣的,將吃素應(yīng)付肚子的亂叫的。有感閑聊。
懷才抱器
回復(fù)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0:05:51
  吃清淡點可以,吃素沒必要??刂企w重吃得清淡是一方面,我發(fā)現(xiàn)不飲酒很重要,因為本身酒里含糖分很多,會轉(zhuǎn)化成脂肪。另外,一喝酒,吃菜和吃飯量都翻倍。再一個,運動很必要,走走路都會消耗熱量。另外,這個遺傳也不得了。我有個同事,哪頓飯都吃的不少,也不大運動,就是不胖,身體也沒啥問題。他說他家祖祖輩輩就沒有胖子。心臟裝了支架,也要吃點葷菜,不要太油太多就行。人生本來很苦,就不要太苦了自己,哈哈。
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27 09:14:11
  忘記了,再寫一句。我們的古人說吃素那叫含辛茹苦。看來古今的口味類似。葷素搭配,也是文化傳統(tǒng)。韓老師的散文,就像給我們的思想充氣,思想鼓起來了,如此深刻理解生活的好散文,難得!
懷才抱器
回復(fù)5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0:09:40
  我的文,就像這文的題目,讀起來還是有點素。可能散文的特性,不適合太油,讀讀我這種清淡的,倒是對寫作有益而無害。感謝老師的美譽和熱情鼓勵,各個方面,我還要多向老師學(xué)習(xí)。順祝身體健康,寫作愉快!
6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3-27 09:37:28
  葷素搭配,更有利于身體健康,何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是吃素的,很有趣的文章,拜讀學(xué)習(xí)了,問好韓老師,生活愉快,創(chuàng)作大豐!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fù)6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0:11:46
  感謝老師關(guān)注拙文!我只是寫一點經(jīng)歷和感受,所以文還是比較寡淡和粗糙的。謝謝老師熱情鼓勵,順祝寫作愉快!
7 樓        文友:鄭德友        2025-03-27 10:55:10
  讀韓老師的大作,頗有興味。如拉家常般娓娓道來,在不經(jīng)意間就多有收獲,受益滿滿。我贊同老師的觀點,吃素與清心寡欲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我聽說長期素食的和尚,不也常有男盜女娼之事嗎?可見,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我在飲食上的態(tài)度是淺嘗輒止,不可過度。還是以五谷養(yǎng)生為主。點贊佳作!謹祝春暖,快樂。
回復(fù)7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4:08:35
  謝謝老師關(guān)注小文!我只是從文學(xué)的角度發(fā)表點感悟,也不知對錯,但我個人不主張吃素,葷素搭配是合理的。老師的散文寫作日漸精進,手法和風(fēng)格越發(fā)穩(wěn)健老成,值得我學(xué)習(xí)。謝謝熱情鼓勵,順祝體健,筆豐!
8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3-27 11:49:53
  吃素,這題目一語雙關(guān),既指不觸碰葷,又指膽小怕事。挺有意思的命題!作者寫了有關(guān)吃素的小故事,連綴成章,斐然生趣。意在表達:完全吃素沒有必要,葷素搭配,科學(xué)飲食,方是健康之道。很贊成作者的觀點,一味吃素,一味減肥,導(dǎo)致營養(yǎng)不良,反而不利于延年益壽。結(jié)尾處意味深長,其家國情懷令人動容!非常精彩的文章,遣詞幽默、內(nèi)涵豐盛,精妙雋永。盛贊才情,問候韓格老師,春安!
回復(fù)8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4:13:07
  我對素食沒有研究,也正如文中描述,自己也享受不了素食,偶一為之,嘗嘗新鮮可以。當(dāng)然,我現(xiàn)在的飲食相對比較素淡,好像每餐也吃不了幾口肉食。女同志多吃蔬菜,健身養(yǎng)顏,但為了健康,也要適度吃葷。感謝老師留下這么細致中肯的點評,老師的鼓勵一直是我前行的力量。期待老師佳作,順祝工作寫作愉快!
9 樓        文友:簡柔        2025-03-27 12:31:19
  隨著人們?nèi)兆拥母辉?,很多人為了健康,都選擇了吃素。我還是喜歡有葷有素,早餐和晚餐我大多吃素,怕長胖。我覺得西餐沒有中餐好吃,西餐單調(diào),不如中餐豐富多彩。老師對養(yǎng)生很有研究,對中西方飲食習(xí)慣也很了解,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點贊佳作。
回復(fù)9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4:15:31
  和老師所言差不多,我還是喜歡中餐,雖然近些年,西餐接觸得多了點,但心是中國心,胃也還是中國胃。這小文,線條粗了些,有點寡淡。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順祝生活寫作開心!
10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3-27 14:07:23
  吃素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優(yōu)越下的一種健康飲食習(xí)慣,從提倡吃素與主動吃素中,也能反應(yīng)出,我們現(xiàn)在是國富民強,物阜民豐!文友老師最后又用了“中國人不是吃素的”,升華了主題,好文拜讀!
回復(fù)10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27 14:18:36
  是的,中國現(xiàn)在的整體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所以,為了健康,有理由吃得清淡些,但沒必要刻意選擇吃素。中國人“不是吃素的”,意在為中國的強大驕傲。感謝老師關(guān)注拙文,謝謝熱情鼓勵,春暖,筆??!
共 15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