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在】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散文)
上周日,我?guī)殞毴コ匈I菜。寶寶突然把一只小手麻利地伸進一位大姐的口袋,又很快空手取了回來,大眼睛期待地盯著那位打扮年輕時尚的阿姨。大姐很快反應(yīng)過來,笑呵呵地對寶寶說:“想要吃糖吧?”邊說邊取出了口袋里的兩顆糖,送給了一臉歡愉的寶寶?!拔铱诖飫偤糜袃深w糖,這個娃娃真可愛!”大姐依然笑瞇瞇地對寶寶說。
寶寶性格隨我,平日里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一般不會與陌生的人有太多肢體上的接觸。想到寶寶伸手只為兩顆糖,我也沒法在眾目睽睽之下立馬教育寶寶,傷了寶寶的自尊心,大家都在友好地微笑著。我連忙告訴寶寶要謝謝阿姨,寶寶開心地一邊剝著糖,一邊愉悅地向阿姨致謝。
我很奇怪寶寶怎么知道大姐口袋里有糖呢?這應(yīng)該得益于寶寶敏銳的觀察能力,寶寶很少摸誰口袋,但是一摸一個準。我記得寶寶以前也摸過一個老奶奶的口袋,剛好老奶奶的口袋里也有一顆糖。其實,寶寶在大姐和老奶奶的口袋里是摸到糖的,但他沒有立馬順其自然地據(jù)為己有,而是什么也沒拿,大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大姐和老奶奶,希望能夠得到同意。這便是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
寶寶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讓他想得到他人的糖時,先征得他人的同意,也讓他免除了被當場批評的處罰。畢竟,他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只能通過一些動作來生動形象地示意。寶寶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讓他始終以一種商量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尊重他人的意愿,也給了他人思考的余地,最終給大家?guī)砹艘环N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
寶寶想要的僅僅是一顆糖,他卻把教養(yǎng)深深地刻在骨子里。我為能夠擁有如此省心的寶寶感到驕傲和自豪。
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教養(yǎng)刻在骨子里,有的人甚至一度蠻橫霸道,猖狂無禮。
記憶中應(yīng)該是2011年春天,那年我閑置在家。一個稀疏尋常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樣在家里玩跳繩,媽媽則躺在床上想事情。突然有一陣兒,我心煩不已,想出去透透氣。我告訴媽媽:“咱們出去挖黃花苗(又名蒲公英)吧!”在家里,我只要不哭不鬧,我提的一切要求媽媽基本上都會滿足。媽媽匆忙起床,我們收拾好工具和塑料袋,便騎著電車出去了。
說是一起去挖黃花苗,基本上還是媽媽在挖,我在欣賞風景。我自從小時候起,媽媽只讓我負責學(xué)習(xí),不讓我參與一點兒勞動,所以我基本上就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xí)慣。奇怪,我們在外面呆了很久,遲遲不愿回去。我怎么也沒想到,正因為這樣才讓媽媽僥幸躲過一劫。
我們騎著電車剛到村口,就被早已在村口等候多時的大伯攔了下來。大伯神色凝重地對媽媽說:“某某正拿著小洋鎬在滿村找你,揚言要打你呢?鄰村的一個人都被他用小洋鎬打傷頭部了?!眿寢屪匀徊皇悄欠N怕事的主兒,怒氣沖沖地說:“怕他干什么?”說著便要騎著電車回去,我哭著對媽媽說:“咱們今晚不要回去了,我怕!”媽媽看了一眼受了驚嚇的我,便匆匆?guī)е胰チ舜笠碳摇?br />
后來,我才知道那件事是大伯蓋房子的緣故,大伯的老房子塌了很久,每次準備蓋,房后的女人總是吵吵著不讓蓋。明眼人都知道,她有兩個兒子,她想為她的兒子們多占點兒地皮。那天,大伯找來了幾個熟悉的人準備蓋房子。媽媽知道后面的女人要去鬧事,也早早去幫忙了。那女人一邊吵一邊和大伯大媽打了起來,那女人人高馬大的,大伯大媽明顯不是她的對手。她接著又去打媽媽和村里的一個跟媽媽關(guān)系比較好的村人。媽媽豈能慣著她?兩人三下五去二就把那女人打服了。
后來,那女人便回去哭哭啼啼地打電話給自己的男人告狀:說媽媽伙同村里的一個人騎在她身上打她了,說得自己跟多可憐似的。那男人下午坐車回來,便帶著自己的親戚,拿著小洋鎬不分青紅皂白地滿村尋媽媽和那位村人報仇。剛好那段時間,我們出去了。那男人找不到媽媽,便帶著親戚直奔那位村人的家里。
結(jié)果,鄰村的一位村民剛好與那位村人戴著同款帽子,從背面看外形極為相似。那男人毫不留情地拿著小洋鎬朝著那個人的頭部打了下去。發(fā)現(xiàn)打錯了人,他們趕緊匆匆?guī)軅拇迦巳バl(wèi)生院,到了衛(wèi)生院,那男人便一改之前兇神惡煞的樣子,“撲嗵”一聲跪倒在自己的“老父親”面前:“爹呀,爹呀,我錯啦,我不該打你呀!”110警察來了,那男人還在一個勁兒地解釋:“這是我爹哩!”最終被打者因過于老實,在懼怕與驚慌中沒有過多追究,此事便不了了之。
可是,人作惡,人可恕,天豈???
后來,聽村人說,那女人聽了小人的惡意造謠說他男人在外面鬼混了,便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去煤礦找他男人去了,二話不說便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扔在煤礦外面,自己一走了之。
從此,兩個孩子,一個六歲,一個八歲,一個做飯,一個刷鍋,一起上學(xué),一起回家。當別的同齡孩子還在媽媽懷里撒嬌的時候,他們過早地開始了自力更生,互相照顧,相依為命,苦熬歲月。他們的爸爸為了生計,只得繼續(xù)外出務(wù)工。所幸兩個孩子如今早已人高馬大,我驚嘆生命力的頑強與不屈,只是我不知道在一個缺少教養(yǎng)的家庭里,他們未來的人生該如何演繹?
村人都說這個女人太傻,自己辛辛苦苦地把自己的兩個早產(chǎn)兒一手帶大,說不要就不要了,以后還指望誰呢?她的兩個兒子生下來都才兩斤多,在保溫箱里住了很久,每次吃飯都是吃輸液管的葫蘆那么點兒的食物,個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大家都知道這是他們的報應(yīng)。
記得他們的孩子住保溫箱那會兒,二人也是因為嫌花費過高,撇下自己的孩子,偷偷逃回家……
“教養(yǎng)”在他們二人眼里,一文不值,轉(zhuǎn)了一大圈,孩子也被送回來了,該掏的錢也一分沒少,但丟失的“教養(yǎng)”再也找不回來了。
大伯剛好是教師,那些年一直住在學(xué)校里,不與他們爭辨,后來又在公路邊買了二層小洋樓,日子越來越好……
前段時間,我又聽說那女人屢屢在抖音里哭哭啼啼地求復(fù)合,訴說著自己多么思念自己的兩個兒子,其情可悲又可憐,熱心的村民紛紛勸她想開點,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那個男人的網(wǎng)名叫“被傷過的心還可以愛誰”。我只想說被他們傷害過的人呢?一對骨子里沒有教養(yǎng)的人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距離自己最近的親人。
我一直都不明白,我當時為什么會有那么強烈的感應(yīng),幫媽媽完美地躲過一劫?當時的情況,我現(xiàn)在想想依然后背發(fā)涼。我想一定是我們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在冥冥之中幫了我們。
如今,相當一部分人不把教養(yǎng)當回事,他們只看眼前,不顧長遠。他們欺負不了比自己強的人,便去欺負比自己弱的人。他們覺得老實人很傻,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比老實人可憐。
當我們試著把教養(yǎng)刻在骨子里的時候,我們在冥冥之中便得到了上天的庇護。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