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河流的語言(散文)
一
河流來自深山千溝萬壑中的流泉,凝聚著草木的靈氣和松木的香,醞釀出柔情千縷,豪情萬丈,奔流,跌宕,翻越,飛濺,無視巨石,無視山崖,無視朽木,執(zhí)著奔赴,在大地上勾勒著樸素的夢想,唱著動人的歌謠,描繪著美好的故事。
河流經(jīng)過村莊時,流速緩慢,旖旎婉轉(zhuǎn),如落葉的飄零,流云的涌動,青煙的搖曳。淺水處,一塊塊石頭清晰可見,溫潤如玉,晶瑩照人,讓嫻靜的河水有了緩急之勢,激蕩之態(tài)。萬物都有自己的語言。河流的流淌聲就是它的語言,潺潺時是它對大地的竊竊私語;激越時是它對季節(jié)的豪邁宣言。
河流兩側(cè)是鋪天蓋地的田地,是疏疏落落的房屋,是一棵棵蒼勁的樹,是明媚的花草。它們構(gòu)筑了河流的背景,塑造了河畔的蓬勃,也塑造了村莊的風(fēng)情。
春來,煙雨軟軟地飄,燕子低低地飛,河水兀自豐盈,鼓鼓蕩蕩,流淌聲時而溫柔,時而急切,溫柔時若女子的淺吟低唱,急切時似一個男子的對酒當(dāng)歌。春天是花的盛世華年,河邊的花以轟轟烈烈的氣勢炸開,桃花紅,梨花白,杏花明。春風(fēng)綿綿地吹,花兒紛紛地落,落到水中,水載著花,花浮著水,花自飄零,水自流淌。飄著花的河流呀,流淌聲如江南小曲,一詠三嘆,纏纏綿綿,讓多愁善感的少女發(fā)出一聲輕嘆,嘆落花流水,嘆春光短暫;讓獨守空房的少婦思念遠(yuǎn)方的丈夫,眼神彌漫淡淡幽怨;讓滿頭白發(fā)的老嫗眼神發(fā)光,追憶自己的青春韶華。
夏天,稻田流光溢彩,美如梵高的油畫;蟬聲嘹亮,為夏季傾訴漫長的相思。河水失去春天的浩蕩,卻也流得歡暢,活潑潑的像少女們在大聲地說笑。成群的魚蝦在水里游,少年們背著小背簍,站在水邊,用小木勺撈小魚小蝦。臉色黝黑的中年漢子,用木盆做船,在河上蕩漾,用漁網(wǎng)捕魚。魚鮮豐富了村民的餐桌,為素淡的餐桌增添一份鮮美的滋味。
秋冬,白云閑逸,天空高遠(yuǎn),狗吠聲讓村莊又寧靜又喧鬧,河流淺了,窄了,露出開闊的河床,無數(shù)的鵝卵石凸顯于河床上,與河流彼此遙望,又彼此相依,蒼青的色澤折射著生命的傷痕。陽光高照時,人們把河床當(dāng)成晾曬場,曬稻谷,曬干菜,曬被子,把蕭瑟的秋冬整得聲勢浩大。
秋冬的河流格外平靜,格外悄然,若不是緊挨著河,你感受不到它在流淌,若有若無的流淌聲像一個哲學(xué)家的自語,那是一種深邃的語言,村民不懂,但是大地一定懂得,因為大地承載著河流的希望和夢想,詩意和遠(yuǎn)方。
二
流經(jīng)村口的那段河流,一側(cè)面對村外的山道,一側(cè)面對村莊。山道蜿蜒,像蚯蚓,一頭伸向前方,一頭鉆入河面的小橋。小橋逼仄,只容一人牽牛而過;小橋彎曲,像農(nóng)人勞作時彎著的腰。小橋連接村外和村莊,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留下了世代村民的足跡與呼吸,但歲月的負(fù)重都被小橋化為云淡風(fēng)清的悠閑。小橋沒有出現(xiàn)時,小船是河流矢志不渝的陪伴,小船不是柳永筆下的蘭舟,不是李清照筆下的舴艋舟,也不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烏篷船,只是最普通的渡船。小船載過羞澀的新嫁娘,載過離世的老人,載過新生的嬰兒,載過世世代代的村民。每一次小船渡河時,都會在河面上劃起一道道波紋,那是河流與小船的密語,彼此傾訴著欲說還休的心事。當(dāng)小橋出現(xiàn)了,渡船退出它的舞臺,把河流交給小橋,小橋比河流年輕,卻有著蒼勁的肋骨,堅硬的思想,它與河流一起把村莊的時光演繹得生機(jī)盎然。
清晨,炊煙熏醉晨光,鳥鳴喚醒河流,女人們聚在河邊洗衣,搓洗聲,搗衣聲,談笑聲,把河流撩撥得嘩啦啦地響,那是河流最歡快的語言。女人們從年輕洗到衰老,洗到再也無力提起一桶衣服,再也無法走到河邊。河流卻始終精神飽滿,意氣風(fēng)發(fā),一路高歌前進(jìn)。河流流淌著人間的清新,也流淌著人世的滄桑,女人們的內(nèi)心流淌地只有綿綿不絕的回憶,只有生活無窮無盡的辛酸。有的女人一輩子也沒能走出村莊,她們羨慕河流可以流向遠(yuǎn)方,無拘無束,瀟灑萬端,女人們期待自己來生做一條河。
春種秋收,是村民最繁忙的時候。村民穿短衫,打赤膊,腰彎得像殘月,像蝦米,一直彎到再也無法挺直,彎到進(jìn)入一口黑色的、長方形的匣子里。村民把犁鏵、鐮刀、鋤頭等農(nóng)具揮舞得利落生風(fēng),豪邁雄渾,汗水如雨落下,砸在土地上,深沉有力。可是再累,他們也不舍得休息。直到日暮收工,才肯走到河邊,捧一把河水,潑刺刺地灑在臉上、腳上,洗去臉上的汗,洗去手腳的泥垢,最后把農(nóng)具在河水里狠狠地劃拉幾下,然后向家的方向走去,夕陽把他們的背影拉成一個蒼涼的剪影。河流則在夕陽漸漸的退隱下陷入廣博的黑夜。
河流年復(fù)一年,目睹村民沉重的勞作,內(nèi)心積滿天高地闊的悲憫,可是卻無力改變什么,只能暗暗積蓄力量,汩汩地流進(jìn)一根根竹子做的水管里,澆灌田地,那殷勤的流淌聲,是河流最深情的語言。
河水隨著水桶進(jìn)入村莊的人家,碧瑩瑩地躺在村民的水缸里,嗅到了水缸清冽的氣息,嗅到了廚房的煙火味,豬圈里嗅哄哄的味,還有老人身上的中藥味。河流知道這是生活的味道。
河水日復(fù)一日滋養(yǎng)著村民的日子,更滋養(yǎng)著村莊苦澀而繁重的時光。
三
河流目睹風(fēng)花雪月,目睹勞作,更目睹村民的生活狀態(tài)。
曾有一少婦在河邊洗衣,她有著圓圓的臉蛋和烏黑的長發(fā),她曾經(jīng)是那么快樂??墒巧巳齻€孩子后,總是悶悶不樂,待她最小的孩子會走路時,她離開村莊,去往廣東打工。年底幾天,她的三個孩子一天到晚坐在河邊,望著通往村外的那條山道,盼著娘親歸。
和三個孩子一起坐在河邊的還有一個老人,她等著在外工作的小兒子回家過年。
老人眼神不好,長年燒劣質(zhì)的柴火,把她的眼睛熏壞了。老人每次看到有人從山道出現(xiàn),就會念叨一句:“是不是我的兒回來了?!蹦酥磷屑?xì)看,才知不是,就嘆氣。當(dāng)兒子終于出現(xiàn),老人欣喜異常,敏捷站起,拄著拐杖顫悠悠地走向小橋,大聲對橋上的行人興奮嚷嚷:“看,我的兒回來了,我的兒回來了。”她笑語朗朗,笑聲像一只小鳥,在河面上輕盈地飛翔。河流理解老人的激動,老人雖和三個兒子同村生活,卻是獨居,老人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孤獨似風(fēng)雪中的一株枯木,承載著季節(jié)的所有寒涼。
老人年年都等來了她的兒子??墒巧賸D出門的三年后,三個孩子卻再也沒有等來自己的娘親。孩子們嗚嗚地哭,孩子們的失望和老人的歡喜組成了春節(jié)的兩種表情。少婦的家人不解,村民更不解,一個女人甘愿舍棄自己的孩子,這是怎樣的決絕。只有河流懂得,少婦在異鄉(xiāng)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少婦曾經(jīng)和閨蜜坐在月光下的河邊,悄悄傾吐自己的心事。
四
一個年輕的女子隨夫回到村莊,喜歡坐在河灘上。河流聽到她如銀鈴般的話語。她說,這條河真清澈呀,比她老家的河還清,這里的景致真好看,比城市的公園好看,坐在河灘上好舒服。河流覺得她的話比春風(fēng)舒爽,比桃花更美,于是為自己做一條村莊的河流而自傲,流得更為愜意了,每一道漾起的漣漪都表達(dá)著對女子的感激。河流曾經(jīng)羨慕過城市的河,擁有繁華和熱鬧,但是女子的話讓它覺得待在村莊里也挺好,清幽,天然,不會被人工雕琢,不會被污染,永遠(yuǎn)保持著清凌凌的模樣,難道這不是一條河最好的狀態(tài)嗎?
曾經(jīng)多少次,一個老人在深夜里總是偷偷坐在河灘上,對著河流哭訴,哭訴丈夫過早扔下她,哭訴兒子的懦弱,兒媳的刻薄,哭訴自己苦命。老人的淚如春雨淅淅瀝瀝,不斷滴落在河水里,那淚是苦的,是酸的。河流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條又酸又苦的河流。河流想:老人是多么孤獨,孤獨得只能和自己傾訴。河流不由飛快往岸上流去,濺起幾縷水花,這是河流對老人的撫慰之語,可是河流的話語老人聽不懂。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老人離開了人世。兒子兒媳生前對老人不好,喪禮卻辦得很熱鬧,聲聲嗩吶悠揚(yáng)而悲涼,響徹三天,河流聽得真真切切,那聲聲嗩吶仿佛老人的哭聲,河流陷入深深的哀傷,那幾日,河流不起漣漪,以沉默的方式緬懷老人。
見慣村民的悲與喜、淚與笑,河流慶幸自己只是一條河,只管流淌,只管清瑩,沒有人類復(fù)雜的情緒和生存的沉重。
河流比村莊古老,也比村莊年輕。村莊在一天天衰老,河流始終亮晃晃的。河流從過去流淌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流淌到未來,流淌在村民的鄉(xiāng)愁里,流淌在村莊的魂魄里,流淌在大地的懷抱里,裊裊不絕。
五
自從村莊里出去的打工者增多,村民由貧窮變得寬裕,家家打了壓水井,村莊的河流卻在變淺,變窄,橋邊的那段河淺得小孩可淌水而過。春節(jié)有人開車歸家,直接淌著河向村莊奔馳,水花飛濺,像夜空下的煙花,驚艷著,蒼涼著,那濺起的每一滴水,錚錚撲入河面,尖銳而高亢,那是河流悲愴的吶喊,那是河流痛苦的呻吟。人們卻視若無睹,他們沉湎于新年的喜悅里,哪里會在意一條河流的感受。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我在清明、中秋、春節(jié)時都會來到這個村莊,除了在田埂上走走,更多的時間我都挨著河流而坐,看流水、夕陽、月光和炊煙,聽水聲、搗衣聲、鳥聲、雞鳴狗吠聲,河流豐盈了我在村莊的日子。
在河流面臨生存的艱難時,我永遠(yuǎn)地離開了村莊,也離開了河流。在很多年的今天,看到城市的湖海,我總會想起村莊的河流。我希望村莊一直都在,希望河流純美如初。對我而言,村莊、河流、田野、小橋、籬笆和狗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畫卷,我想走入畫卷里,和河流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