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开殸栵L流最出群(散文)
一
我和她的相遇純屬邂逅。1958年8月初的一天,我從哈爾濱乘車到呼蘭教育科報到,走在窄窄的步道板鋪成的人行路上,正想問路,有人從對面的人行路上,穿過土馬路,快步來到我的身旁,是一個女青年,中等身材,一張白白凈凈的臉,眉宇間透露出親切,爽朗,嘴角上揚,笑意滿滿。
她熱情地問我:“你是王友蓮吧?”“你是……”
她看出了我一臉的問號,笑著說:“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我是呼蘭一中圖書管理員,借調(diào)到縣教育局人事科,幫助搞大學生畢業(yè)分配,我叫崔艷茹。”
“你好,崔老師!”
“我看了你的檔案,你盡考第一呀!要不就是全五分,全優(yōu)秀,了不起!佩服你!你被分到呼蘭師范了。”
我客氣地說:“謝謝,謝謝?!?br />
她看我拖著那么沉重的行李,臉上汗津津,跟我說:“不耽誤你了,你快走吧,我還有事,不然我就送你去教育局了?!彼附o我去教育局的路,走了。這是我們的第一次相遇,她快人快語,身上充滿了青春活力,給我留下好印象。
她60年離開呼蘭一中,我61年調(diào)到呼蘭一中,我們倆是兩條平行線,一直沒有交集。
奇妙或者說有緣。一次,我在《老年報》上發(fā)了尋人啟事,尋找我的恩人王世寬。那一天,電話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不熟悉,誰呢?對方用歡快的聲音說:“老朋友,我是崔艷茹,你尋找的王世寬找到?jīng)]有???”
哦!我沒找到王世寬,崔艷茹找到了我,有趣,意外,她和我交流了不短的時間,這是我們第二次有了交集。接著我邀她來我家聚會,后來我們又一同參加了呼蘭一中的學生的聚會,這是從1958年至2025年我倆的三次見面。
見面的次數(shù)雖少,但我們的電話、微信聊天頻繁,一直神交。今年龍?zhí)ь^那天,我倆長聊了一個多小時,想到呼蘭一中同事,學生對她的評價、傾慕、贊美,她的人生軌跡,在我的腦海中由點點滴滴連成線又連了片。
二
崔艷茹生于1938年,16歲從呼蘭縣長嶺鄉(xiāng)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家貧,不再升中學,因為成績優(yōu)秀,留校當少先隊輔導員,表現(xiàn)突出,聰明,干練,兩年后晉升小學校長。長嶺鄉(xiāng)中心小學是重點校,比她學歷高,年齡大的資深教師,會甘心在她的麾下工作嗎?難題頗多,中心小學不斷有上級來檢查工作,有外校來參觀學習,她自知江湖水深,又窮于應付檢查,取經(jīng)之類的事,當了兩年校長,跑到縣教育局,要求調(diào)轉(zhuǎn)工作。機緣巧合,一中急需一個圖書館管理員,崔艷茹心滿意足,當了一中的圖書館管理員。
崔艷茹樂于助人,勤快,豪爽,會騎自行車。老師們常找她辦事。這邊:“小崔,幫我買一份午餐。”那邊:“小崔,幫我訂份雜志?!薄靶〈?,幫我買盒煙吧!”
“行!”“沒問題!”她總是笑呵呵,有求必應。記憶力強,辦事痛快,還保證讓大家滿意,于是,她“攢”下了厚厚的人緣,大家對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又感激,又喜歡。
一次學校教導干事請假了,適逢開學,沒人排課程表,學校領導急了,排課表可非易事,沒有老師敢請纓,崔艷茹毛遂自薦,排好課程表,翌日,全校教師順利上課,沒有撞車的。同事們都夸:小崔冰雪聰明,有潛能,她在呼蘭一中嶄露頭角。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師們關心小崔,也為她規(guī)劃未來。有人提醒她:總是在圖書館工作,前途一眼望到了邊,勸她:你不應該滿足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你這么年輕,記憶力好,應該考學。
崔艷茹感到驚訝,她問:“考什么學?怎么考?”
老師們告訴她:你考??苹蛘叽髮W本科,知識改變命運。
她震驚了,瞪大眼睛:“我沒聽錯吧?連初中、高中都沒念過,我能考上大專,本科嗎?”
幾位老師都承諾:我們幫你,只要你肯吃苦,肯堅持。
響鼓不用重錘敲,崔艷茹一經(jīng)指點,頓時徹悟。
老師還告訴她:如果考學就是調(diào)干,帶薪上學,沒有經(jīng)濟上的后顧之憂。
“還帶薪?有這么好的事?”
“調(diào)干還不考外語和數(shù)學。”
“太好了!考,堅決考!”她躍躍欲試了。
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毙闹幸粋€目標“讀書”,當然不能耽誤當前的工作,為了節(jié)省時間,她睡在圖書館,吃在圖書館。
圖書館老房子,踹一腳門,窗戶就能應聲倒地,四面透風,刮風的時候窗戶咣咣的響。別人下班了,她加“班”,埋頭讀書;別人進入夢鄉(xiāng)時,她還在和書中的難題較勁,睏了,趴桌子上睡一小覺,醒來繼續(xù)讀書;夜深了,她把兩張長條椅子拼在一起,合衣而臥。吃飯不去學校食堂,有老師或者學生來借書,就求人給她捎一份,或者吞幾塊餅干。
圖書館窗前黃葉飄零,雪花輕輕敲窗,玻璃上的霜花映現(xiàn)出萬花筒般的奇妙,她全不理不睬,微弱的燈光下,日光下久久地坐著一個翻書,背誦,寫寫劃劃的身影,面前是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被翻得卷邊的書。冬日深夜凍得發(fā)抖,忽然想起來,讀書太專注了,忘了給火爐添煤。為了心中的夢,她海綿吸水般汲取知識,“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韓愈)正是她潛心苦讀的寫照,甘苦備嘗,冷暖自知。
教高三畢業(yè)班的老師給她提供書目,每次給學生刻印的復習資料,都不忘精心挑選后送給她,熱心地給她答題解惑,老師們的全力支持,是鼓勵,是鞭策,更是她奮進的動力。
翌年,紫丁香花在枝頭綻放,濃郁的香氣撲進圖書館時,高考季到了。崔艷茹報名高考,請校長批準簽字。校長笑了:“你的工作干得那么出色,我怎么舍得放你?”
崔艷茹心里一沉,“校長不同意?”
校長話峰一轉(zhuǎn):“不過,我不能影響你的前途,沒關系,考不上你就回來,原工作,你還是報個中專吧,那樣更把握,報個大專也行。”不是校長太低估她,跨躍初中,高中六年的臺級,真有點“天方夜譚”。
崔艷茹心中默想就報本科,一定要把考大學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很多同事都知道她要考大學了,議論紛紛,支持者有之,諷刺者有之“真是癡人說夢??!小學畢業(yè)直接考大學?”“真的是敢上九天攬月了!”“能行嗎?自不量力!”
她的耳朵是滅火器絲毫不受影響,想起但丁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些傳言反倒是一種助推力。她毅然報了哈師大本科哲學系。
上帝只垂青有準備的人?!奥冯m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荀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天賦、勤奮、毅力、魄力,讓她破繭成蝶,一飛沖天。當她用顫抖的手接過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小學畢業(yè)生,跨了一個大臺階,實現(xiàn)了鴻鵠之志,奇跡、奇葩,哈師大的?;赵谛厍伴W光。那個年代,女生讀大專都少之又少,能讀大學本科風光無限。
四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上了大學一年,正當崔艷茹躊躇滿志,爭當優(yōu)秀的大學生時,一個小生命未經(jīng)批準闖進了她的生活,她懷孕了,怎么辦?小生命大難題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她不想對不起這個小生命,又不想放棄大學夢,進入兩難的境地。
他跟教務處老師申請休學。老師說:你還想保這個孩子?你帶著孩子讀大學,多難啊!不如分配你去哈爾濱市教委系統(tǒng)上班吧?
崔艷茹心想:為了考大學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怎么能輕言放棄?毫不動搖辦了休學手續(xù)。
強烈的妊娠反應折磨著她,不斷地嘔吐,剛剛從洗手間出來,拿起書,一陣惡心又倒海翻江般襲來,再跑向洗手間,酸水伴著苦澀的膽汁,灼燒著她的喉嚨,嘔吐、惡心,不敢吃東西,臉變長了,憔悴了,仍手不釋卷。
休學時抱回來一大摞的書,讀得半陰半陰,真難,想起在圖書館啃書的情形,讀書的熱望熊熊燃燒,她想:“遨游學海沒有困難能難倒我。”從易到難吧,能讀懂哪一本先讀哪一本。《蘇菲的世界》《柏拉圖對話錄》《邏輯學》《論語》,她像一頭饑餓的牛,一頭扎到豐茂的綠草中,貪婪地狂吃猛吞。嘔吐的是苦水,讀書卻甘之如飴。
幾個月后,迎來了她生命中那個小可愛,寶貝不曾滿月,她邊欣賞著,親吻身邊的寶寶,邊讀書,兒子是寶貝,書也是寶貝,養(yǎng)育孩子,讀書兩不誤。
五
她的身體稍稍恢復,那一天,風和日麗,背上書包,滿懷激情,迎著初升的太陽,像大學校園走去。
從此迎晨曦,送暮色,花開花謝,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迎來了畢業(yè)季。
當她和同學們穿著學位服,把學士帽高高拋向空中時,興奮、不舍、百感交集,仰望天空,天空晴朗而遼闊,她的心也晴朗而遼闊,放眼未來,憧憬美好。
她的班有八名女生,六名分往外地,一名留在省城,去了中學,唯有崔艷茹分配到高?!锻鈬Z專科學?!?,當她的?;沼砂椎准t字,變成紅底白字時,她欣慰地笑了,?;疹伾淖兓菍λ@個知識僭越者的表彰,從鄉(xiāng)村小學,到圖書館,走上階梯教室的講臺,她成功逆襲,草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她站在階梯教室的講臺上,向教室后面望去,迎著年輕大學生的熱盼的目光,仿佛看到曾經(jīng)的自己,那個在鄉(xiāng)村追逐夢想的孩子,暗暗發(fā)誓:一定深耕杏壇,殫精竭慮,教好學生,為他們成為棟梁之才甘當人梯。
幾年后,外國語??茖W校并入了黑龍江省大學,她成了“黑大”的名師。
六
《牡丹之歌》中“……有人說你嬌媚,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春風吹來的時候,你把美麗帶給人間……”崔艷茹就是眾香國里,最壯觀,最嬌艷的牡丹花。
崔艷茹是人生贏家,丈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夫妻琴瑟和諧,比翼雙飛,子女讀的大學全是“985”“211”,孫女正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詩書傳家,可謂“硯田耕世代,文脈貫春秋”。每逢聊起這些情況,她總是笑聲朗朗。
多么讓人羨慕的人生啊!她姓崔,年歲大了,也有人喊老崔,但是,她不吹,她從來都說:“我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遇上了那么多的貴人,才有了我的今天,人生如此,夫復何求?感謝國家,感謝黨,感謝所有幫我的人?!?br />
她沒有矯飾的謙虛,點滴的驕傲夸耀,羨慕她的成功,更敬慕她的修為,高山仰止。
我逢人便講她立志成才的故事,我歌頌她的毅力、堅強、百折不撓,歌頌他追光之旅的成功,她是我心中天花板級的人物,她以卓越為筆,書寫非凡的人生。
崔艷茹,我隔屏再一次贊美:獨爾風流最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