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灤州古城攬古(散文)

精品 【東籬】灤州古城攬古(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6477.1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34發(fā)表時間:2025-03-18 06:12:51
摘要:匆匆游覽灤州古城,確定了一個“攬古”的主題,沒有讓人感覺眼花繚亂。古城勝景,難以盡述,好在乾隆一句“攬景目難給”給了我提醒,我此行就專為尋古攬古吧。


   早就聽說,唐山的灤州古城擁有三千年的歷史,盡管是復建新興,但保留下來的古跡,復原的古建,陳列的古人古事,也是蔚為大觀。于是,我便決定去攬勝。勝景之繁,怎“攬”得過來?既然是以古色古香為特色,那我就去擁抱一個“古”字吧。原諒我按照個人興趣做取舍。
   它的古老,在稱呼上也可知。近代現代人們稱“河北唐山灤州”,但一直在長達九百年間,灤州是排在唐山之前的,在清代,還稱“直隸灤州唐山鎮(zhèn)”。這是灤州人的驕傲,也是我到此“攬古”的一個理由。古老,是古城最本色的名片啊。
   一攬而不能盡。我進入灤州古城安排的時間不足,只想馬上抱走,攬古入目。不敢奢望將灤州三千年全部裝下帶走。我為自己倉促攬勝找到借口。記得清乾隆皇帝到此留下兩句詩說“攬景目難給,千古此灤州”,乾隆帝走得累了,還有龍輦,甚至有殷勤的服侍者攙扶,都無法攬盡形勝,于是感慨。況我也已古稀,獨自前往,一番釋然,便緩步進入,就待風景入懷,或者古風有意,和我撞個滿懷吧。
   古城東大門是一景,高聳的古城墻,雄闊的古城門,仿佛一位沉默而滄桑的老者,睜著渾濁的眼,青磚白泥,從古老的時光中沉落于此。城門之上,閣樓巍峨,飛檐斗拱,氣勢恢宏,就像一只最古老的鳥,振翅而不再飛,面東而眺望著那條川流不息的灤河。我特別在意的是城門題字,那是清帝乾隆的手筆?!盀粗荨?,右起排版,“灤”為繁體,寫得俊朗秀氣,楷書骨架,些微行書韻味,不乏古韻流動,如兩朵輕逸的云落在墻上。據說,乾隆帝題字很多,都不成墨寶了。但給古城古鎮(zhèn)題字卻少,即使有,很多都是從他的詩句筆跡中截字而用,但給灤州是親筆所題。在清帝中,有三位堪稱書法帝王,其水平完全可入書協(xié),不必靠名銜聲望占位??滴踝忠菝溃赫址胚_,乾隆字甜麗。后人評價,乾隆功力遠不及前二。我不如是看。乾隆筆下之灤州,于其心中最有嘉山麗水之味。乾隆是將大清江山一統(tǒng)的皇帝,為帝之無虞,他看江山何處不甜何處不麗?書法完全代表了他的心跡,并非風格。攝下兩字,時而打開細細品味其甜麗吧。
   城內屋舍樓閣,是以仿古明清建筑為特色,青磚灰瓦,古香之氣,溢滿城區(qū)。雕梁畫棟,目不暇給,無法細品,只感覺在一幅碩大超長的古畫卷中,只是我的裝束太現代,無法相融一體。這些古建,絕不以整齊一律的風格呈現,而是錯落有致,每一眼,都不是重復之前所見。打開手機攝影,一會相冊爆滿。我覺得如此,只能算是留其形制,而不得古韻。便隨便尋一處河岸石凳坐下,仰觀古建。蔚藍天空為畫布,參差樓宇,爭相入畫,摩天撫云。有輕云緩至,勾勒古建檐角,倉促一抹,瞬間游走,想責游云無意,卻不敢,何嘗不是一種情調啊。千古逸云,從來如此,拂過一遍遍,已經難辨三千年時空。在這個時代,很多地方都在復原古鎮(zhèn)古城古建,很多都是模仿,我覺得灤州古城的設計,是破格的。多少設計師,在這方圓兩千畝的地盤放下古建,都會靈感不靈,而灤州古城何以別具特色呢?我想可能是乾隆的那句“攬景目難給”的句子給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啟迪。就像看山不喜平,就像閱水觀浪花,每一山水,每一細節(jié),都是給與創(chuàng)作者靈巧的啟示。很佩服在這個時代,灤州人給三千年的歷史做出一次集大成。不敢說功不可沒,但能說功力不凡。這不僅是氣勢對接三千年,還有他們心中理解的三千年的光怪陸離、繁華璀璨的再現。這是一種歷史自信和深情付出。
   我專心仰視,就像一個鄉(xiāng)下人進城看景觀,眼力不濟,早被古玩店的老板看出,他湊在我面前說,你是真正來讀古城的人。遼金元明清,光是這幾近兩千年,多少朝代在此建城,但時光都已經抹平了痕跡,在地上找難見蹤影。我跟老板說“讀不透”的。他說,太多人是平視古城青龍河兩岸,唯獨我仰視。他說這是讀古城的最好角度和態(tài)度。歷史文化,需要仰視,胸藏文脈,連貫思考才能得到概貌。一磚一瓦,一檐一角,都有令我們驚嘆的過往,難以還原細節(jié),我看的是設計者對古老的理解。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我幸運地看到,已經讓我滿足了。我仿佛是一個歷史見證者,尋找著三千年前與今天的對接,在一瞬間呈現于眼前。奇跡,不都是因為留下痕跡而讓我們震驚崇敬,今天的復原,就是一種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和智慧。再越千年,我們的子孫后代,一定把我們當成歷史,今人留下的這些古建審美作品,又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次站在古城中,我覺得不僅僅是處于當下,也站在歷史的某個點上,一定要做好自己,也是對歷史負責。歷史不能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在歷史中。古城讓我有了嶄新的“歷史觀”。我找不到設計建設古城的勞動者,無法面對他們說出贊美的話,我只能以腳步和眼光來攬勝攬古。他們會統(tǒng)計每年到此古城一游的游客的數量,我也在其中。
   我突然想到革命家瞿秋白的一段話:“人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你不要來撕我的歷史。”在家國毀難時,他表達出對歷史的痛愛態(tài)度。曾經的日子風雨如晦,多少仇寇來撕碎我們的歷史。只有今天,人們才有底氣修補復原曾經被撕碎的歷史,那些歷史殘片,也是我們能夠找到線索并為之驕傲的歷史,灤州古城之建,何嘗不是用碎片拼接的歷史,尤其珍貴!
   歷史是我們的“翅膀”,我所以仰望天空。老板說,他記住我的話,作為他的古玩店的主題詞。我不知怎樣去找到古玩和歷史的關系??赡芩呀浻辛讼敕āN夷馨褜v史的一點感慨表達出來,且被這位老板認可,我覺得這一仰視很值得。
  
   二
   灤州古城內有一條河叫青龍河,這條河是灤河的支流,環(huán)繞古城,給古城帶來靈動之氣。除了灤州古城可稱“北方水鄉(xiāng)”,再沒有敢如此冠以水鄉(xiāng)名號的。站在一處介紹青龍河木牌前,我記住了青龍河的別名——玄水、漆水、烏填河,酈道元的《水經注》都有記載,它源自塞外,清代才有青龍河名。龍是中華民族之圖騰,它自塞外蜿蜒而至,進入古城,但它在今人手中“搖身一變”,成為一幅“古城上河圖”。我問當地人,為何不叫“古城青龍圖”,而重復開封之“上河圖”?他告訴我,這是一個版權的問題,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設計的,是“上河圖”的第二版。這條河是按上河圖的描寫而重修,力圖再現那幅名畫里的絕世風貌。況且,青龍河全長222公里,進入古城只是其中的一段,使用“青龍”名,并不確切。這份文化呈現,多么用心,取法其上,求意之工,堪稱匠心。
   碧水緩流,穿城鋪錦。各色畫舫,游弋其間,坐在船艙里的游客,順流而觀賞岸上風光。拱橋生彩虹,倒影印水中,構成虛實相生的圓,多么圓滿的一段水上之旅啊!這番寓意,也將青龍河的歷史輾轉于此,展現出它最圓潤更豐盈的身段。因為它再流經一段就入海,這是一次多么美的入閨妝點??!曾經,青龍河默默無聞,悄悄流淌,難以照見游客面;如今變了功能,匍匐游客腳邊,試做一面玉境,看這繁華,睹這盛世。
   灤州“上河圖”按畫而建,古老的風景和格局依然盡量保留,只是“上河圖”里的那些宋人已經換了一波波,秋千仕女,馬夫轎夫,已經退出畫面。岸上游人商戶,和悅相融,盡呈休閑狀態(tài)。將來的人,看我們就像看宋人,也會有一番懷古攬勝的享受吧。不過,有了文旅思想,岸上多了幾處樓閣,聽人說可入內品茶觀青龍煙波,賞畫舫漂流,還能聽曲,把自己放進古色古香的意境里。我發(fā)現我所有的游覽都帶著遺憾,因行旅匆匆,無暇登樓,只能舍棄一段閑品慢觀的雅趣。不過,假設我進入,一定買一壺灤州茶。青龍河上看青龍,灤州茶香灤州城。
   如果是夜晚,趕上古城安排的契丹文化演出,那就要擠進文姬樓、月老閣,領略一下塞外文化的特別魅力,了解千年之前,那個一身華麗,蹀躞帶玉,金冠紫袍的耶律阿保機選擇灤州為都的傳奇故事。我感興趣的是,他第一次提出使用“灤州”這個名字,灤州,并不在中華文化的天下九州之中,但他在地理軍事學上絕對是奇才,一眼便看透灤州枕山鎖關之要,“枕燕山而踏渤海,屏京津而扼關外”,雖不能稱其為雄才大略,但絕非一個只知道在馬背上馳騁的牧羊者。尤其是他接受了“州”的行政區(qū)劃概念,試圖將他的政權和中華既往的行政體例保持一致性,尤其是他所建都城灤州,當時就接納了26個民族的人,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等各族相融和樂,可見其胸襟之博寬,政治眼光之深遠。那時,沒有一首歌《我的中國心》,但有“中華情”。就連他的封號也沿用了華夏的體例,稱為“遼太祖”,“中華一統(tǒng)”的概念,絕非只是漢族人的治政愿景,也是為各族政權所接受。考究起來,我覺得,中華文化有著巨大的傳染力和包容性,于是這個東方血脈保持和平相處,不再進行民族之間的血腥殺戮和排斥。于此而言,灤州就不僅僅是一座用時間定義的古城了,而是用民族精神照耀的勝地。
  
   三
   去看看灤州的老縣衙,楊三姐曾在此衙告狀,灤縣一審,天津二審,一介弱女子,力抗腐敗官僚,為姐伸冤,終于震驚了社會。公平正義,是灤州的一個古老符號,現代法治的標本。古城,不僅僅是攬勝之地,更有公正的法治藍本。楊三姐改寫了竇娥冤的千古悲劇,灤州評劇的歷史價值,絕不只是以獨特的唱腔而被人喜歡,它更有直擊現實的力度。
   一定要進入紫金塔,500多年的佛光,不熄地照耀著青龍河水,紫氣洋溢于古城,多了一份古老的祥和。佛光披照青龍繞,這是難得的人文勝景。
   我特別喜歡“夷齊讓賢”的歷史故事,這也是灤州古城最遠的歷史。走過青龍河上的“夷齊橋”,站在伯夷叔齊席地而坐促膝而談的雕塑前,3000年前的古韻輕輕漾來,我不能不側耳傾聽兩人的竊竊細語。商周時期,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國君墨胎氏的兩個兒子,到底誰可為“孤竹”國君,互相推辭讓賢,不肯就位,二人隱居首陽山,得知最終周推翻了商,“恥食周粟”,而餓死于首陽山。
   席地閑坐,碰面對語,好一副無為的樣子。古人的無為,不是掩飾,而是深入內心的原則。在權利地位面前,能夠謙讓,哪怕是弟兄,其后世都難以找到。無為,是修養(yǎng)和智慧的選擇,是對欲望和焦慮的最好治療。這一定不是曾經的時代造就這樣兩個人,而是幾千年難以遇到的心性。
   我是山東人,走出去,心中總有一個“禮儀之邦”的自豪感,可能這就是古文化留給我的印記吧。但站在灤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也要把這四個字榮耀之匾送給它。其實,走在中華大地上,到處都是可以感受到厚禮盛儀?!对姟ば⊙拧こ摹酚杏涊d:“獻醻交錯,禮儀卒度。”從觥籌交錯的禮儀,到禪讓與賢,禮儀的幅度與深度,都在擴展,形成了強大的中華文明。
   在灤州古城,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字,一個名字,都泛出濃濃的古味。如果喜歡,可以放下一步一景的游覽方式,完全可以通過一兩個字,走進古文化中。一直看著“孤竹國”三個字,略知這是在商周時代起于燕山南麓的一個諸侯國度,卻不知為何取了這樣的一個名字。北國少竹?或僅是一根一叢?據說,的確有過這樣的猜測。我生怕會犯望文生義的錯誤。據說,“孤竹”即觚竹,“觚”是青銅制的酒器,“竹”是用以記事的竹簡或木簡。這是多么偉大而古老的文明!
   小時候去上學,母親說是“去識字”,自以為這一輩子讀書教學識字不少,進灤州古城,覺得雖讀得出,卻不甚解,慚愧的是淺嘗輒止。
   古城攬古,卻不是一網打盡,也只能算是走馬觀花。但我對灤州古城有著良好的觀賞態(tài)度——我凝神靜氣地聽了一堂歷史課。
  
   2025年3月18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449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唐山的灤州古城,一直在長達九百年間,是排在唐山之前的,在清代,還稱“直隸灤州唐山鎮(zhèn)”。這是灤州人的驕傲,也是作者到此“攬古”的一個理由。古城東大門是一景,城門是乾隆皇帝的題字?!盀粗荨保移鹋虐?,“灤”為繁體,寫得俊朗秀氣,楷書骨架,些微行跡。攝下兩字,時而打開細細品味其甜麗吧。城內屋舍樓閣,是以古仿明清建筑為特色,青磚灰瓦,雕梁畫棟。蔚藍天空為畫布,參差樓宇,爭相入畫。千古逸云一遍遍拂過,已難辨三千年時空。很佩服在這個時代,通過復建,灤州人給三千年的歷史做出一次集大成。作者專心仰視,尋找著三千年前與今天的對接,在一瞬間呈現于眼前。找不到設計建設古城的勞動者,作者只能以腳步和眼光來表達內心的贊美。灤州古城之建,何嘗不是用碎片拼接的歷史,尤其珍貴!灤州古城內有一條河叫青龍河,是灤河的支流,環(huán)繞古城,給古城帶來靈動之氣。碧水緩流,穿城鋪錦,試做一面玉境,看這繁華,睹這盛世。灤州“上河圖”按畫而建,古老的風景和格局依然盡量保留,只是“上河圖”里的那些宋人已經換成今人。如果是夜晚,趕上古城安排的契丹文化演出,就能了解倒千年前金冠紫袍的耶律阿保機選擇灤州為都的傳奇故事。他第一次提出使用“灤州”這個名字。灤州,接納了26個民族的人,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等各族相融和樂,可見其政治眼光之深遠。中華文化有著巨大的傳染力和包容性,灤州,成為民族精神照耀之地。在灤州,曾發(fā)生“夷齊讓賢”的歷史故事,作者愿把“禮儀之邦”四個大字送給它??吹健肮轮駠比齻€字,據說,“孤竹”即觚竹,“觚”是青銅制的酒器,“竹”是用以記事的竹簡或木簡。這是多么偉大而古老的文明!古城攬古,卻是走馬觀花,但作者對古城良好的觀賞態(tài)度值得大贊特贊。作者出行,途經灤州古城,稍作停留,以妙筆記錄了觀瞻感受,雖不是一網打盡,但提綱挈領,也令人一飽眼福。精彩佳作,力薦賞讀?!緰|籬編輯:韓格拉圖】【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18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3-18 06:20:51
  灤州古城,應該有很多人沒去過,包括我,也是在文中看到了這個名字,并不了解其發(fā)展脈絡和歷史沿革。讀了老師的文章,方如醍醐灌頂,原來灤州的歷史文化如此豐厚,竟是一塊幾乎被人遺忘的民族團結的象征之地。老師看古城的新奇視角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揣摩。感謝老師厚愛東籬,順祝春暖,筆?。?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01:36
  謝謝韓老師的精彩編輯,辛苦了。灤州,是有歷史感的灤州,只是古城復建之后,商業(yè)化七夕很重,我只能在其中拾取一點我喜歡的,來解讀灤州,了解一些歷史的片段。我覺得契丹在這個地方建都,是代表他們走向中原的一種試探,他們在赤峰落腳過,但最終沒有形成像漢字朝廷的實力,只能成為歷史之一瞥。我覺得,每個游覽都有自己的取舍,我覺得從中找到古老的東西或痕跡,是最好的懷舊。遠握,謹祝黃鼠狼創(chuàng)作快樂!
2 樓        文友:藍色創(chuàng)想        2025-03-18 07:55:08
  灤州古城沒去過,但我也喜歡旅游。跟隨老師文字去旅游,踏入灤洲古城,時光仿若慢了下來。城中明清風格建筑錯落,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古韻悠悠。沿著青龍河漫步,流水潺潺,偶爾有烏篷船劃過,激起層層漣漪。夜幕降臨,燈火輝煌,古城沉浸在一片暖光中,熱鬧非凡。這一趟旅行,讓我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里,感受到了歲月的厚重與生活的美好 。下次一定要去看看這么壯觀的古城,好文章內容豐富精彩。遙握問候,寫作愉快!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05:33
  這次觀賞灤州古城,有點行色匆匆之感,古城的內容很多,也很有內涵,但我只能按照時間和興趣,進去撿拾我喜歡的東西,那些因歷史而沉淀下來的文化,我想不應該只是看看瀏覽一下就能獲得美感的,所以,從繁復中撈取一點古韻。例如我對乾隆書法風格的理解,我想他的書法之所以被評價為“甜麗”,也不應該是缺少力量,媚態(tài)過重,是這任皇帝的得意吧。謝謝藍色老師給懷才小文留墨。期待老師的精彩創(chuàng)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3 樓        文友:天方夜譚        2025-03-18 08:19:00
  讀了老師的文章,首先感到的是慚愧,作為灤州人,我只只言片語提到過灤州,從未直面直言;大概是應為古城是復建而成的,又覺得難以融會貫通三千年文脈,不能寫出其磅礴之勢。其次,被老師精準的概述所折服,這篇文章我必須轉發(fā)到我所有的灤州群,讓大家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xiāng)。我想到了灤州皮影,古城是皮影,老師手里拿著幾根歷史文脈的線,手指一動,古城便活了,便有了咿咿呀呀的唱腔。感謝老師對灤州的厚愛,感恩遇見,祝老師萬事順意,春祺吉祥!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12:36
  謝謝天方老師的留墨,謝謝你一貫對懷才的呵護和關照。這次我去灤州,有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天方老師是灤州人,我想感受天方老師在灤州的生活環(huán)境。有時候,再眼前的東西,往往就被忽略過了,可能發(fā)給本地人來解讀,就有了別樣的讀感了。所以需要我們這些人走一走看一看。灤州的文化歷史是非常凝重的,盡管復建的古城商業(yè)化氣息很重,但我還能夠從中打撈出我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此行之旅是快樂的。謝謝天方老師的轉發(fā),能為灤州寫點東西,推介這座古城,我覺得值得。也注意到灤州皮影了,可能是因為時間關系,我只能瞥一眼而去,這是灤州古老的民間藝術,很有價值。下次去約你一同欣賞,我多么盼著有這樣的機會,這是很怕打擾了天方老師的生意和生活。謝謝天方老師的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謹祝生意暢達,創(chuàng)作豐收!
4 樓        文友:梅林臻        2025-03-18 08:41:41
  清晨拜讀老師精心創(chuàng)作的《灤州古城攬古》優(yōu)秀作品,對這座近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所吸引,仿明清風格建筑,青磚灰黛瓦和雕梁畫棟的建筑造技術真讓人神往情慕,一種心醉其中,情融其內的舒爽愜意頓然間撲鼻而而來,為老師精細優(yōu)美的文筆和靈動傳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謝老師,感謝精彩分享!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22:57
  的確,灤州古城是很有特色的,青磚黛瓦,還原了古建筑的色彩美。尤其是古城的南北建設的小區(qū)樓舍,和古城的格局搭配很和諧,我一眼就喜歡上那個環(huán)境氛圍。畢竟是匆匆一瞥,只能撈取我喜歡的古韻色彩的東西,包括審美。謝謝梅林老師的美評,遠握,謹祝梅林老師創(chuàng)作快樂!
5 樓        文友:嵐亮        2025-03-18 09:01:59
  宏文一篇,大筆如椽,畫風蒼勁,博古通今,縱橫捭闔。跟著文字到灤州古城考了一次古,古門、古墻、古街、古閣、古樓、古河、古人、古事,古色古香,滿目古勝,古意盎然。文章是越讀越古的,從國民至大清,從遼宋到商周,是現代詩到《詩經》的穿越。真羨慕天方夜譚等一班文友了,三千年的文化是與生俱來的。我也喜歡“夷齊讓賢的故事,也對“孤竹國”充滿好奇。拜讀佳作,大大的贊!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26:38
  我覺得,在書本上看一看夷齊讓賢的故事,可能只是了解了一段古遠的歷史而已,但經過那座橋,站在夷齊對坐的雕塑前,那種思想的傳達是以形象實現的,有一種走進古人世界的感覺。其實,有時間真應該去往首陽山,將這段故事感受一下。只是時間關系,我只能撈點古事感受一下。謝謝嵐亮是給小文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6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3-18 09:07:42
  唐山灤州古城,歷史悠久,東大門乾隆題字俊朗。城內仿明清建筑特色鮮明,青龍河增添靈動。問候懷才老師,祝你身體健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28:56
  可能是我學過手法,而且對名人手法格外關注吧,走到正定時,就看到皇帝的題字,有過一點揣摩,這次是灤州古城面對城墻上的“灤州”,想乾隆書法風格評價的“甜麗”兩個字,有了一種嶄新的理解。這是一次獲得,我很滿足。謝謝滴善齋老師的留墨,期待老師的精彩創(chuàng)作,謹祝創(chuàng)豐!
7 樓        文友:簡柔        2025-03-18 10:07:53
  讀懷才老師此文,我走進了灤州古城,那些風景人文如珠灼灼,讓人觸動。古建各有特色,好吸引人,一片云都有味道,那是古城所熏染的吧。古玩店老板懂得作者。流淌古城的青龍河有寂寞的過往,卻有繁華的現在,彰顯古城的發(fā)展態(tài)勢多么地好。古城“上河”圖,有點像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呢。先賢的故事滋養(yǎng)灤州,塑造了灤州的精神氣質。表達深刻,敘述有味,筆力深厚,非常精彩的佳作,學習了。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35:09
  謝謝簡柔老師的精彩點評,謝謝一直關注支持懷才的創(chuàng)作。溫暖。灤州古城,精彩紛呈,只是匆匆一行,只能撿取一些我感興趣,有點感觸的東西記錄一下。平??匆黄?,可能只是生禪意,古城看云,有了和古建互動的形態(tài),的確是特別的美感。古玩店的老板也是閑,所以有機會說說話,沒想到,激發(fā)了我對歷史的一種特別感悟,有時候互動很重要,沒有的想法,可能會突然出現。古城是按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的格局設計的,據說,他們不想創(chuàng)造一些不倫不類的東西,而成為上河圖第二版。先賢的故事,既是灤州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亮點。我覺得在那里,讀夷齊的故事更真實了,只是未見首陽山,有點遺憾吧。遙握,問候春祺,期待簡柔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
8 樓        文友:鄭德友        2025-03-18 11:17:58
  拜讀老師的文章,洋洋灑灑,縱橫古今,直叫人心海翻騰!老師開篇說的沒錯,昔日的灤州,在冀東一帶是鼎盛有名的。這里的“開灤煤礦”即是開平灤州的合體,彼時的唐山還是無名小輩。這個古城我曾去過一次,只看了個熱鬧,當時聽說,其為仿制,也沒留下特別的印象。今讀老師的文章顛覆了我的認知,彌補了不足,開拓了視野,大受裨益。大贊佳作!祝健康,春祺!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46:12
  是啊,我也熟悉開灤煤礦這個概念,曾經發(fā)生的斗爭故事隱約記得。鄭老師了解灤州古城肯定比我更多更深,我只是匆匆一行,時間倉促,只能拾取一些我感興趣的點看看。古城的商業(yè)化很重,這是必然,不然也帶動不了灤州民生改善和就業(yè),怎樣做好古城這篇大文章,應該是今后的方向。投資5個多億,不能打水漂了,一定要收回這個代價。我覺得灤州人是大手筆,值得去觀看。謝謝鄭老師的留墨,下次再去一定約鄭老師一同觀賞。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9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3-18 14:06:11
  內容厚重讀感卻輕盈,這是懷才風,帶來古城久遠的歷史,悠悠我心,問好老師,春安,創(chuàng)編快樂!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47:54
  可能我比較喜歡古城,因為是將一種文化留住,所以我喜歡走一走看古城,青州古城,即墨古城,我都去過,即墨古城先后去了兩次,這次去灤州古城,只是時間匆匆,不能盡情觀覽,有點遺憾。謝謝欣然老師撥冗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10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18 17:13:42
  老師的文章,讓我知道了一座古城,是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更是民族團結象征之地。這種美好,屬于未來的恒久。那種歷史感,那種古代商業(yè),都在解讀一座古城的城韻。優(yōu)美而凄迷。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3-18 17:50:07
  可能我們倆都喜歡有歷史感的東西,我這次是去往北京昌平,看了居庸關之后,導航進入灤州古城,我有古城情結,先后看了青州古城,兩次看即墨古城,印象良好,所以遇到古城,只要驅車不長時間可達,我就去。謝謝金剛指老師的精彩留墨。讀你的土豬文章,很有味道,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共 16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