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煙火】陌生人,我也愛你(散文)
我?guī)缀鯖]有朋友。我所說的朋友是指那種過從甚密的朋友。至于刎頸之交一類,更沒有。
其實在我所認(rèn)識的人群里,有教師,有醫(yī)生,有自由職業(yè)者,有耕田者,有說唱者,也有無業(yè)游民,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官。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對我很好,可是我都堅持著沒讓他們把我發(fā)展成為朋友。因為我更希望獨來獨往,很不喜歡與任何人沒有邊界感地經(jīng)常黏在一起。我從不主動叨擾別人,當(dāng)然也希望別人不輕易叨擾我。我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簡簡單單,愿意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無需刻意維系。我把自己當(dāng)成某塊水域的一葉浮萍,在生活的水流里隨遇而安。
但我并不冷血,為人既不吝嗇也不刻薄。溫良恭儉讓,理論也通曉行動也踐行,真真實實地愛家人、同事、親戚,我用自己最拙樸的方式愛著周圍的人。我的愛不囿于血脈相連或利來利往,陌生人,我也愛你!
我的愛,不是虧空了自己喜愛的自由與隨性,也不盡是挪移我的錢財與時間,也不是為了去填平那些褒貶喜好的溝壑,更不想愛的沉重有負(fù)擔(dān)而失去自我。春風(fēng)化雨滋潤憂傷的心靈,雪中送炭慰藉身心的疲倦,流水轉(zhuǎn)動四季,青山擁抱晨昏,日升溫暖萬丈,日落靜謐無比,流泉呼應(yīng)空谷傳響,東風(fēng)逗笑百花綻開。我就隨著日月的節(jié)奏,愛我周圍的人。
愛總得叫自己與別人沒有任何包袱與負(fù)擔(dān),摒棄斤斤計較,更不用拘泥于禮尚往來的平衡。風(fēng)搖嫩柳沒有預(yù)設(shè),河流解凍未出預(yù)告,萬物復(fù)蘇也是緊挨春天的步伐而進行,愛也得是機緣到來,因為表達不好就會引起他人情感的波動,繼而牽動他人心旌搖蕩。姊妹幾個一塊下鄉(xiāng)看望老者,我看到那些無收入而且基本失能的老人就會忍不住給出三百五百,自己舍得他人不一定舍得,自己有他人不一定有,會搞得她們很被動。譬如捐款助困,同事五十、一百,我就出二百。絕不是我想出風(fēng)頭,而是因為我已經(jīng)有能力實施助人之舉,自己多出一點力他人就少一點窘迫。到超市買了食物糖果,遇到哇哇哭的孩子給她盒牛奶,剝快甜糖遞到孩子的嘴里。有人提醒:若是小孩有牛奶糖果不耐受,是不是會引起大麻煩?我真沒考慮到這些。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基本沒有遇到過被人惡意對待的事。
自然而然流露愛,不耿耿于是否互惠雙贏,不惦記是否吃虧賺便宜。我的姐姐對我的做法便十分納罕:誰把你引到這個境界?我說,誰也引不動誰,除非自己愿意。
我愛任何人。陌生人,我也愛你!
只是草木之人的愛,會低到埃塵。對于難以撬動大寶藏,挖掘巨大社會資源的我,身著一身拼多多,想做大濟蒼生的夢,沒做就得醒。盡管如此,動動善心去愛你一回總行吧?
我看見姐弟倆跪在烈日下告地狀。我過去送一點小錢。好心人提示我小心騙子。爾虞我詐的人間騙子橫行。就是騙子我也心甘情愿上當(dāng)受騙一回。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領(lǐng)著一個幾歲的男孩頂著炎炎夏日跪在車水馬龍的路旁,跪在蕓蕓眾生面前,若非不得已,怎肯彎腰把頭低!更何況因為天地受其跪拜,是因為上天本有好生之德。我等路人受其跪拜,饋贈一點小錢理所應(yīng)當(dāng)。萬一是真的呢?豈不是“久旱逢甘霖”?
幾年前去北京的火車上,深夜看見女列車員坐在我臥鋪一側(cè)的座椅上摸黑吃泡面。我起身從行李包里掏出兩個咸鴨蛋遞給她。她本能地拒絕,我告訴她我是好人,鴨蛋是我從家鄉(xiāng)背來的,可以放心吃。女列車員接受了。聽著列車員美滋滋地吃面的聲音,我也沉浸在被信任的喜悅中。還有一次去云南,邂逅一群去云南學(xué)習(xí)某教的一群女孩,我吃煎餅的時候,她們眼直盯著看。我就隨手摸了幾個給她們。她們沒有把我當(dāng)成心懷叵測之人,起碼沒有當(dāng)成人販子。鄰座的人問我,對待陌生人為什么要這樣做?我說,陌生人我也愛她們。
多年以前在延安的人行地道口,有一位失明的老人一直在拉著一曲主旋律,聲音鏗鏘有力,激情飽滿。他身邊放著一個破舊的茶缸子,里邊放了三兩元錢。一撥一撥人群走過,很少有人停下腳步。我跑出自己的隊伍,給老人的茶缸里放了十元錢,并且對老人說:“你拉的二胡太好聽了!”老人笑著點點頭表示感謝,卻有淚水流下來。
2018年春天,我在北京國際機場候機大廳,看到了賣炸薯片的。想起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揣著二十元錢領(lǐng)孩子去了日照。在一家漢堡店就有這種薯片。于是排隊買,好容易挨著我,要了一份小的,價格是七十三元。在兒子由驚喜轉(zhuǎn)為失望的瞬息間,我退掉薯片拉著兒子在店員鄙夷與揶揄里出了店門。當(dāng)時在北京機場時,兒子盡管已經(jīng)長大成人,但是見到他幼年想吃我缺沒有滿足的東西,還是要買。于是花了七十多元,買了一盒薯片一杯飲料,給了兒子。兒子一吃便上癮。這時過來一個韓國小孩,站在跟前兒子不走。那小孩和正和十幾年前我的兒子一般大小。過去我沒有能力愛自己的兒子,可是現(xiàn)在自己早已也有了愛別人的能力。于是拿了一塊給小孩。七八個韓國人對著我笑,他們理解我的好意,沒有猜忌。那小孩吃掉了仍舊不走,我示意兒子再給那小孩一塊,兒子連續(xù)給了兩塊,一共七塊。被小孩吃去三塊。我寬慰兒子,有能力愛別人是一種美德。我把小紙盒的一點殘渣捏著送進嘴里,砸吧砸吧嘴,是很好的一種味道。
兒子和我開玩笑,說你那苦難的童年沒有把你變得自私,反倒讓你愛別人愛出了國界。媽媽,你太善良了。
愛別人,不是單純因為我善良,而是這天生是我的脾氣。愛別人會讓自己覺得更有力量。陌生人,我也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