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點(diǎn)】刮去銹跡 生命長青(隨筆) ——讀《活著》有感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題記
福貴,父母在身上所寄寓的應(yīng)是福祿與富貴,但他一生唯獨(dú)缺少這兩個字。福貴的一生充滿著不幸:家業(yè)沒落,母親和妻子因病去世,女婿和兒子在意外中喪生,就連唯一的孫子也因誤食豆子而天折,落得獨(dú)他一人孤苦伶丁度日。福貴親手送走了身邊的每一個親人,他見多了死別,卻始終沒在一次次沉重打擊中崩潰,以超乎常人的堅(jiān)韌,一次次在絕望中站起,繼續(xù)活下去。
那是因?yàn)樵诟YF的眼中,死亡被賦予的不全是沉重悲痛的意義。他知道跌宕起伏的一生最終總要走向死亡,生命終抵不過一場死亡,死的意義不過在于重生或永眠;親人的離開,只是在他活著的旅途中少了一位同行者,但對他來說,與他是否繼續(xù)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定,并無絲毫影響。有如書中所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任何的事物而活著?!?
教授大衛(wèi)·伊格曼在《死亡的故事》中給死亡下了一個浪漫的定義:身體里億萬個原子開始疏遠(yuǎn),不再受制于人類的形態(tài),伴隨著人的最后一次呼吸,這些原子開始分解,融入周圍的土地……曾經(jīng)會擁抱會皺眉的你,所渴望的登上山巔、漫游海底、征服天空,彼時都會很輕松地做到了。所以生命并沒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死亡不是終點(diǎn),不必眷戀,生者更無需為之悲痛斷腸。
福貴的生活姿態(tài)是最為理想的。他不懼死亡,帶著親人的期待勇敢地活著。他將老牛喚作福貴,為的是展現(xiàn)自己一生的縮影。福貴帶著老牛講述自己的故事,口中擁有的一切,是屬于他自己的幸福。福貴說:“世界上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情?!彼屑さ鼗钪@是對生命本質(zhì)最深刻的洞察。
人既應(yīng)坦然接受死亡的結(jié)局,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更該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的力量并不來源于喊叫,不是來源于進(jìn)攻,而是來源于忍受,思考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每個人都會為這個過程中的自己,努力地活著,不為別的,只為活著本身。
余華在書中以冷靜的筆調(diào)描繪福貴的生命,卻始終擁有難以言喻的壓抑?!痘钪吠赋隽藷o數(shù)人生的處理,而我卻品味出了福貴的生死觀:不為生而茍且,不為死而恐懼。
生命是個無法泛泛而談的宏大話題,但他的意義卻永遠(yuǎn)值得被理解。我們該如福貴一般,刮去生命中的銹跡,便如松柏長青,亙古亭亭。
(編者注:百度檢索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