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浪花·在】大唐人的送別與困頓(隨筆)

精品 【浪花·在】大唐人的送別與困頓(隨筆) ——讀高適《別董大》


作者:吳需榮 舉人,3522.3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82發(fā)表時間:2025-02-28 17:57:38
摘要:夢回大唐,感受大唐雄風;讀一首唐詩,感受唐人的豪邁氣象。社會不應該唱衰年輕人的夢想,要給青年逐夢的空間。

都說漢唐雄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歷史學家可以找出無數(shù)例證。
   當我們翻開那本厚厚的全唐詩,看到唐人的送別和困頓,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送別,當然是依依不舍,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但是,大唐人的送別,骨子里透露出的是豪情,是自信。分手不是分手,而是各奔前程,各自奔向美好的未來。困頓,應該伴隨的是苦楚,是無奈,但在大唐,尤其是盛唐,困頓總是暫時的,沒必要斤斤計較于眼前的生活,該喝酒還是喝酒,千金總會有的,散盡還復來;前途更是有的,我輩豈是蓬蒿人。盛世雄風的感受不在于經濟,不在于政治,不在于軍事,那些都是歷史書上虛無縹緲的東西:盛世的豪邁最直觀的感受應該是在于人,在于由人組成的全社會展現(xiàn)出的風貌。
   當一個社會中,人人灑脫自信,個個對未來充滿理想,這樣無憂無慮的社會,自然展現(xiàn)出了令人向往的豪邁之氣,所以才會萬夷賓服萬邦來朝。當然,唐人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自己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綜合國力的強盛。
   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就是大唐盛世人的進取精神的顯著體現(xiàn)。其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其二:“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钡谝皇祝葘懢?,后抒發(fā)感慨。云是黃的,太陽是黯淡無光的,北風吹來,大雪紛紛,營造出凄涼慘淡的環(huán)境,說明自己和友人分別,心情也是凄涼慘淡的,這是送別的常理。但是,大唐人就是大唐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縱使心境再凄涼,大唐人還是有著從容自信,有著積極向上的思維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所以下句很快一轉,轉為勸說朋友,不要悲傷,前途無量,有大好的前程和新的朋友在等著你。此句一出,整體格調轉為慷慨激昂,這就是大唐雄風。這句詩也成了千古送別最佳名句。第二首,直抒胸臆,寫送別時期生活困頓的感慨。翮指羽毛中間的主莖,代指羽毛,這里代指鳥,全句是感慨自己像鳥兒一樣,到處流浪漂泊無依,離開京城已經十多年了。當時高適的生活顯然還是困苦的,正如現(xiàn)在四處漂泊的年輕人一樣。但他在困苦中依然對未來充滿著希望,所以他即便當時想喝酒都喝不起,也沒有喪失信心,而是覺得這是生活對自己的歷練。自己是大丈夫,應該是歷練還未到期;反過來說,等時間到了,時機成熟,自己必將一飛沖天,大展宏圖。
   在任何社會,年輕人總是要受些挫折的,太順的經歷往往出不了頂級人才。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碧饭苍信e了史上太多經歷了挫折而成就大事的英雄豪杰,所以年少時經歷困苦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意。
   問題是,社會要給年輕人看到希望,看到辛苦的價值。比如,我愿意寒窗苦讀,但國家要給我學以致用的機會,至少是考試改變命運的機會,能讓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愿意做學徒任勞任怨,但我要學到真本領將來也能成為師傅,至少能學到養(yǎng)家糊口的本領;我愿意從一個行業(yè)的最底層做起,但我要看到我可以在這個行業(yè)逐漸積累起人脈、貨源、銷售途徑等資源,將來可以做行業(yè)的翹楚,至少可以在這個行業(yè)立足。最可怕的,是全社會都搶著去做快遞小哥這種無需技術含量,也沒有發(fā)展途徑的謀生工作。當看到經過多少年教育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最終還是和初中生一起去爭搶快遞小哥的工作時,我總感到一陣陣的悲涼。
   我沒有歧視快遞小哥的意思,我也很尊重他們的辛苦勞動給社會創(chuàng)造的價值,但我更認為,一個接受了專業(yè)教育的人,應該進入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從底層做起,這才不是人才和教育資源的浪費。一個師范專業(yè)的學生,就應該做老師,哪怕進不了編制,也應該在民營學校甚至自己開辦補習班,最終一步步成長為名師;一個學電焊的,就應該苦練自己的基本功,成為合格乃至杰出的電焊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任何一個行業(yè),即便做不到翹楚,也至少能通過專業(yè)技能養(yǎng)活自己,這樣才對得起社會花在自己身上的教育資源。
   很多人都說張雪峰制造焦慮誤導專業(yè)填報,但其實張雪峰也說過,無論什么專業(yè),只要你能做到在這個行業(yè)的前百分之五,都大有可為。張雪峰沒有說錯,社會上的年輕人更應該做的是讓自己更優(yōu)秀,讓自己更有價值,而不能年紀輕輕就去從事毫無專業(yè)壁壘沒有技術含量的日復一日的簡單勞動,這樣是荒廢了自己。
   任何時代,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應該俯下身去從事最基本的工作,但也要抬起頭來看看將來的前景。當然,責怪年輕人是不對的,我們這些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如果身在大唐盛世,我相信他們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所以社會更應該對他們給予充分的上升途徑,給予他們希望。
   高適送別董大時,連喝酒的錢都沒有,寒酸到何等地步,但他只是感受到貧賤未足,只是困難沒過,并不是對未來喪失希望。而且,他還能對董大說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樣豪氣滿懷的詩句。后來,也正如他所料,他大器晚成,五十歲才當了官,但一步步高升,最終成了節(jié)度使,是一方大員,還曾資助杜甫生活。人的眼光和境界,確實可以引領人的一生。
   夢回大唐,感受大唐雄風;讀一首唐詩,感受唐人的豪邁氣象。社會不應該唱衰年輕人的夢想,要給青年的逐夢空間。一首七絕,記青年時期的好友們:少年意氣在他鄉(xiāng),敢舍千金換酒嘗。輾轉群星留各地,開枝散葉美名揚。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217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吳老師的這篇賞析以唐詩為引,深刻剖析了唐代社會的豪邁氣象和進取精神。通過高適的《別董大》,展現(xiàn)了唐人面對困頓和離別時的自信與豁達。文章不僅贊美了唐代的盛世雄風,也借機表達了當代社會對年輕人的期望。通過古今對比,強調了教育、職業(yè)選擇與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鼓勵年輕人懷揣夢想,勇敢追求的同時,也希望社會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逐夢空間。美文推薦共賞,感謝賜稿,期待更多精彩?!纠嘶ㄔ娬Z編輯·貝拉迪迪】【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020007】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貝拉迪迪        2025-02-28 18:05:12
  讀吳老師的文章,總是收獲滿滿。愿佳作不斷,精品連連!敬茶問好!
往事不回頭,余生不將就!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