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老虎砬子的傳說(隨筆)
那是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初期的事情。
在湯原縣腰營林場和大亮子河林場之間有一處山峰,那山生得是怪石嶙峋,那片林子也生的是林深樹密遮天弊日,晴天這山峰上云霧繚繞,陰天里更是霧氣升騰,山腳下有一條小溪流過,流水聲是嘩嘩作響,那兒真是塊風(fēng)水寶地。而就在這山里棲息著一只斑斕猛虎,這虎長得了得,身長有三米五六,體重足有四百來斤,吊睛白額,腦門正中一個黑色的“王”字,全身黑黃相間的皮毛閃閃發(fā)光,一條尾巴兩米來長足有杠子那么粗,只要輕輕掃過,就能把胳膊粗的小樹打倒。生就的一張血盆大嘴,上下頜的兩邊各長著一對又長又尖異常鋒利的鋼牙,寒光森森懾人心魄。這虎一聲巨吼群山回蕩,稱得上是八面威風(fēng),正是:山因虎而鍾秀,虎因山而威猛。
這年冬天,老虎出來找食遠遠發(fā)現(xiàn)了一只狍子,只見那老虎借著樹從的遮掩,躡手躡腳地靠近了狍子,就在離狍子還有十來米的時候,狍子似乎有所警覺,伸直了脖子四下張忘。正是機不可失時不我待,也許只要稍稍晚個幾秒鐘,這狍子就可能狂奔而去,這時只見老虎后腿慢慢抬起瞬即縱身一躍,伴隨著一聲長嘯撲了過去,這狍子神還沒醒過神來就被撲倒在地,正待掙扎,這虎口就到了,只聽得咔嚓一聲,狍子的脖子被咬得粉碎,只見狍子四蹄一蹬不動彈了,老虎這才松開口站起身來,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舔著嘴邊的狍子血,它打算稍稍休息一下,再慢慢享用到了嘴的美味??烧谶@里只聽得一聲巨吼,震得是山搖地動,隨聲而到的是一頭巨大的黑熊,這黑熊少說也得八百來斤,只見它眼如銅鈴掌如蒲扇,一身的黑毛閃閃發(fā)光,胸口一塊V字形的白毛是雪白锃亮,佇在那就像一尊黑鐵塔是赫赫生威。甭說,它也是沖著狍子來的,看那氣勢壓根就沒把老虎放在眼里,你看它直奔那個死狍子就撲了過去。嘴邊的肉讓人分享,老虎哪能咽得下這口氣,再看這虎眼睛都氣紅了,狂吼一聲就向黑熊撲了過去,只見這虎是撲抓撕咬,這熊是左扇右檔,一時間熊吼虎嘯震耳欲聾,打的是血雨腥風(fēng)是天昏地暗。幾個回合下來虎熊都累了,停下來喘喘氣,兩獸是各有所傷,把雪地都染紅了一片,也沒分出個輸贏。看起來這兩獸也是誰也不服誰,一邊喘著氣,一邊四只血紅的眼睛還相互對峙著,嗓子里的吼聲也是由低到高相互挑釁蓄勢待發(fā)。沒過一會,老虎忍終于不住了,長嘯一聲又撲了上去。本來這熊虎是各有優(yōu)勢,虎長于靈活,熊長于沉穩(wěn),可今天這只虎可是真急了眼,虎口奪食真是豈能容你,所以,還是一味的強打硬攻自己的優(yōu)勢一點也沒發(fā)揮出來,反倒讓熊占了便宜。你看那熊見老虎撲過來,沒有迎頭而上,卻是突然直起身來,身子向旁邊一側(cè),勘勘讓過了老虎這一撲,緊接著居高臨下,左掌橫掃打在了虎頭上,右掌向下狠狠地一拍,正拍在了虎腰上,就聽得嘎巴一聲,硬生生地把老虎的脊梁骨給打塌了,這老虎一下子就癱倒在地,虎吼馬上就變成了哀嚎。黑熊順勢一跨就坐在了虎背上,探下頭去照著老虎脖子就是一口,只聽得“撲”的一聲是虎血狂噴??磥磉@大黑熊真是餓極了,大口大口地撕扯著虎肉,沒過一會就把半只老虎吃下了肚。
這虎肉吃飽了,虎血也喝的了,黑熊按著習(xí)慣把剩下的虎肉和沒吃的狍子用雪給埋了,那是藏起來留著下頓再吃,一切辦利索了,這大黑熊扭扭達達地向林子深處走去。
第二天,獵人老米進山打獵,正好就來到了這片林子,看見雪地上雜亂的腳印和散落一地的虎毛熊毛,就料到這里曾發(fā)生過一場惡斗。四下一搜就發(fā)現(xiàn)了雪堆邊露出的虎皮,上前用手抓住虎皮向外一拽,半只殘虎連同碎虎骨散落了一地,老米這邊正想再看看雪堆里還有什么,猛聽得背后陰風(fēng)襲到。
話說這獵人老米,可是這一帶遠近聞名的老獵手。在這深山老林里打獵也有二十幾年了,不僅練得一手好槍法,而且是聽風(fēng)、聞味、看印痕就能知道野獸的大小,走過去多長時間,他出門打獵從沒有空手而回的時候。遇到朋友來訪,這邊燒上水他拎著槍出門,等到水燒開了,他準(zhǔn)把野兔山雞給你拎回來。今個聽到身后陰風(fēng)襲到,老米就知道來的野獸小不了,回身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能向前跑,但是,要跑又肯定也跑不過后邊的野獸,怎么辦?這時要是決斷錯誤這條老命就沒了。要說老米真不愧是老獵手,只見他右手握的槍向左一橫,兩手握住,緊跟著兩腿一叫力向左前方縱身一個撲躍翻滾,而正是這一個翻滾不僅躲過了背后的襲擊,又拉開了與偷襲者的距離,還借著翻滾的一瞬間看清了背后野獸的方位,它正是那只打死老虎的大黑熊。好個老米在翻滾之中調(diào)整身姿,兩腳一前一后落地,接著轉(zhuǎn)身舉槍擊發(fā),幾個動作尤如驚鴻一瞬,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完成,黑熊正好也是一撲未中剛站起身來準(zhǔn)備發(fā)動第二次進攻,就在這時,“呯”的一聲槍響了,正中大黑熊的心口,黑熊巨吼一聲轟然倒地。再看這里的老米,端著槍喘著粗氣,一顆心怦怦地狂跳,冷汗瞬間濕透了衣衫。從黑熊襲來到槍響總共還不到半分鐘的時間,但這一剎那可是驚心動魄電閃雷鳴,老米也是生平第一次經(jīng)歷這個陣勢,這心能不跳到了嗓子眼了嗎?緩了緩神,老米兩腿一軟,一屁股就癱坐在了地上,掏出煙袋裝上煙,兩手哆哆嗦嗦地點了半天,才把煙給點上,一口煙深深地吸進肚里,這心才漸漸平靜下來。過了好大一會,老米見大黑熊不動彈了,起身上前翻過黑熊,右手從靴子里拔出獵刀一刀下去就把黑熊給開了膛,找到熊膽割下來,隨即又麻利地切下四個熊掌,連同剩下的老虎碎骨一同裝進了背囊,把死狍子搭在肩上,是滿載而歸。
獵人老米下山第一件事,就是上縣城把熊膽給賣掉,這熊膽足有一斤多沉,確實罕見,實指望賣個好價錢,可是到了縣供銷社伙計們誰也沒見過這么大熊膽,楞說是熊膽假冒,硬是不收。老米無奈就把這顆熊膽又揣了回來。可惜不會保管,最后還是白瞎了這么好的東西,給老米心疼得夠嗆。沒過多久,老米打熊得虎的事情就在林場傳開了,這天場長找上門來沒說二話,把所有的虎骨沒收了。后來給了老米一塊二兩左右的碎骨,聽說場長書記各分了一塊虎腿骨,其余的送給了縣醫(yī)院。
轉(zhuǎn)眼到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革命,林場的造反派里有幾個早就忌恨書記場長的,把當(dāng)年私分虎骨的舊帳給翻騰出來了。召開批斗會讓書記場長交出虎骨,那時狂熱得什么也不管,不交就是一頓棒打腳踢,書記場長那也真有骨氣,就是不說虎骨的去向,氣得造反派又是一陣棒揍,打得兩人雙雙落下了殘疾。后來那幾個造反派的小頭頭由于“革命堅決”,當(dāng)上了林場革委會的負責(zé)人。豈不知“螳螂撲蟬黃雀在后”,十年之后,隨著老干部的平反,在文革是打人的兇手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的發(fā)展,林場也變了模樣,國家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了,老米也用不著打獵了,改做從事種植養(yǎng)殖業(yè)的林業(yè)工人了。經(jīng)過改革林場經(jīng)濟也紅火起來,盡管這片林子已經(jīng)物似人非了,可這老虎砬子仍然是云煙氤氳儀態(tài)萬千,只要到了月明之夜,人們還能依稀聽到那老虎的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