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水墨興坪(散文)

精品 【東籬】水墨興坪(散文)


作者:嵐亮 探花,12306.94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820發(fā)表時間:2025-02-25 07:29:45

【東籬】水墨興坪(散文)
   近淡遠(yuǎn)濃的霧,一漫千里,微蕩細(xì)漾,浮而不沉。
   霧,深厚灰白,亦明亦暗,像天公潑下的濃墨,被暗流涌動的晨風(fēng)攪亂、洇滲、暈染、裊升。然后無限彌散,緩緩地聚成湖,匯成海。放眼望去,除了一馬平川的白茫茫,便是那些在白茫茫中浮浮凸凸的碧峰翠巒了。峰巒不疊兀獨,嶙峋崔嵬林立,如筍叢的尖,如船隊的帆,如星羅的島。
   在日出之前,佇立在相公山上眺望遠(yuǎn)方、俯瞰興坪,漓江和古鎮(zhèn)是畫中的畫,全隱于縹緲深遠(yuǎn)的意境里。映入眼簾的,惟有一幅虛多實少的水墨丹青,此外,什么也看不見,真的看不見。
   這是興坪初秋的早晨,我們站在相公山的帽檐上等日出。
   相公山,因其山形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它位于漓江西岸,山不高,海拔僅350米,卻是觀賞桂林山水精華的絕佳坐標(biāo)。登上山頂,可一覽無余地欣賞“漓江第一灣”和“九馬畫山”的秀美風(fēng)光,這里的光影、云海、日出、彩霞更是令攝影家們趨之若鶩。我們一行五人,其中有四個是攝影愛好者,焉能舍棄!
   想不到,這山挺有個性的。也許是高昂的頭顱不愿讓吾等凡人長久踩著,相公生氣了。到了七時許,山上突然襲來一陣風(fēng),緊接著又飄來了一陣雨。雨不大,比桂林的米線還細(xì),斜著來,橫著走,如銀絲般往人的身上纏綿。不一會兒,那雨,就把視野淋濕了,畫面空濛濛、濕漉漉、水靈靈的,變得更水墨了。那霧,一下子就變得更濃了,山巒全然隱去,就連近在咫尺的人,也成了朦朧的影子。
   人怕雨淋,太陽也不傻,這樣的天,哪里還有日出。我們趕忙收起行囊,走進(jìn)水墨深處,前往興坪古鎮(zhèn)。
  
   二
   首先觸目的是漓江。雨未停,仍在下。從煙灰色的天空飄灑下來,從翠綠色的樹葉中淅瀝下來,從黛青色的屋檐下滴落下來,從水墨畫的留白處滲漏下來。
   雨中的漓江,濕潤又輕盈,迷蒙又空靈,深重又飄逸。
   色調(diào)是極其明快的,一切都被濃霧簡化。流碧走玉的水,簡化為一江煙雨。飛紅點翠的山,簡化為兩痕曲墨。南上北下的船,簡化為幾片飄葉。水上的竹筏、漁人、鸕鶿,岸邊的碼頭、鳳尾竹、大榕樹,像在霧靄里捉迷藏一樣,躲躲閃閃,時隱時現(xiàn),是一派畫中有畫,似夢非夢的景象。漓江是一個清純的歌仙,也是一個天然的畫神。她就這樣,流淌千年,歌唱千年,也潑墨千年。千年之后,浪漫依然,清新脫俗,一身仙氣,遺世獨立。
   臨水而居的興坪古鎮(zhèn),是這幅水墨畫墨跡最古老、色彩最斑駁、氣韻最悠長的組成部分。一辦好入住,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興坪老街。
   細(xì)雨綿綿,花傘依依。興坪老街,長達(dá)兩里,三五米寬,不短不窄,但詩情很長,畫意很寬。清一色麻石板鋪面,如一條潛臥在地面上的大黑龍,自鎮(zhèn)東南往江邊的榕樹潭延展。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粉墻,烏瓦,雕花窗,馬頭墻。街邊商鋪如林,其間有不少房子,還注著各省會館的名號,可見往日的興坪,曾經(jīng)繁榮一時。也許是下雨的緣故,街上行人不喧,三三兩兩的,人人都撐著一傘煙畫雨詩,行云流水般穿行在水墨淡淡的意境里,悠悠然。
   我不疾不徐地踏著古意盎然的麻石板,與七月的小雨一起漫步,心亦悠悠,不禁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來。我前瞻后顧,發(fā)現(xiàn)長得像丁香一樣漂亮的姑娘不少,就是找不到一把結(jié)著愁怨的油紙傘,只看見被雨打濕的路面上泛著一層油光的色彩。凹陷處,有積水在盈動,像古美人的明眸,向我暗送秋波,仿佛在對我訴說著這個古鎮(zhèn)的前世與今生。
   水墨深處的興坪,很古老了。它原名熙平,時間久了,因諧音易名為興坪。早在三國吳甘露元年,這里即已是熙平縣治,管轄陽朔一帶。隋開皇十年,廢熙平縣改置陽朔縣,興坪遂降為陽朔轄下的一個鎮(zhèn),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興坪,依山坐落,靠水而居。秀色漓江蜿鎮(zhèn)而過。境內(nèi)江段長達(dá)二十多公里,江上綠水瀅回,帆星點點,倒影幢幢;水畔煙火裊裊,竹林靄靄,垂柳依依;兩岸峰叢連綿,劍芒排扦,千姿百態(tài),素以“山水秀麗、景甲天下”而著稱,是大自然鑲嵌在漓江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
   來到這樣的地方,不管是怎樣的人,注定是要入畫的。
  
   三
   興坪古鎮(zhèn)有“十古”,因為時間關(guān)系,又加上下雨,我們僅去游覽了“八古”。
   關(guān)帝廟就坐落在街邊。這座始建于清乾隆四年的古廟,據(jù)說當(dāng)年門庭深深,殿宇重重,規(guī)模甚是宏大。遺憾的是,近三個世紀(jì)過去,如今只剩下了偏殿和戲臺。戲臺號稱“萬年戲臺”。乍一看,有夜郎自大的感覺,細(xì)一琢磨,方悟其中玄機(jī)。人生如戲,人在戲就在,直至千秋萬載。赤臉美髯的關(guān)云長,屈坐在戲臺底下,卻是威風(fēng)凜凜,豪氣干云。
   戲臺的布設(shè)引人注目。臺口的兩根木柱上,布滿叉眼,一問,說那是從前演戲所留下的痕跡。臺緣橫刻著四幅木質(zhì)浮雕,手法生動明快,人物栩栩如生。不須問,這些畫面應(yīng)均出自傳統(tǒng)戲曲里的故事情節(jié),至于究竟都來自哪出戲?說的是什么?不知道,也不必問,反正都是戲。臺內(nèi)左側(cè)還有一面四幅一體可折疊的木屏風(fēng),均為楠竹浮雕圖,上面有落款。我湊近一看,寫的是“乾隆乙丑年板橋贈”。有人說此板橋不一定就是彼板橋。我說就是他了。號稱“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乃清代著名書畫家兼文學(xué)家,平生好竹,也擅畫竹,這竹浮雕,除了他,還有誰?
   離開萬年戲臺的時候,瓦檐正在滴水,墜落的回憶,懸起的是一串串感傷。消逝了——曾經(jīng)裂帛般的琴聲,雷鳴般的鑼鼓,潮涌般的人頭。沒有鮫綃似的絹帛輕吻臉頰,惟聞桐油與潮蟲混雜的腥氣。關(guān)公的塑像前不見一豆燈光,青龍偃月刀上銹滿了滄桑的寂寞。倒是朱紅色的大門外,驀地閃過一個彩衣姑娘的身影,她如穿絳紅戲服的戲子般從漫漶的時光中一掠而過,繡鞋踏碎的水洼里,浮起的疑是民國某年白崇禧親點戲單的殘角。
   古街的盡頭是漓江。在這里,我看到了“四個古”:古渡、古橋、古亭和古樹。所謂的古樹,是一棵老榕樹,說是當(dāng)年建縣時栽下的,十人方能合抱,高大粗壯,枝繁葉茂,鋪天蓋地,如一團(tuán)濃云,凝固在榕樹潭畔。令人驚訝的是,它碩大的根須,像一條條巨蠎,竟將五尊菩薩、一塊重達(dá)20多噸的巨石絞入了軀干。這是怎樣的法緣呀!江風(fēng)吹來,它的心在跳,窸窸簌簌。貼近它,我似乎聽見永和九年的山洪在它的身上奔涌,聽見五個大慈大悲的菩薩齊聲為它祈禱,聽見那塊靈石震顫出比永樂大鐘更悠長的梵音。
   臨江處有座古橋,名乾元橋。橋面鋪石板,平整光滑。橋下的流水太古老了,現(xiàn)已干涸死去。它原本是座橋頂歇山、飛檐翹角的廊橋,逝水流年,廊亭早毀,但昔日由檐口滴水形成的小石坑仍清晰可見。它是哪年建造的?不知道。我問一個蜷在橋頭雨棚下賣樨茶的阿婆,她說也不知道。她請我喝茶,我婉拒了,她沒生氣,臉部的表情就像銅壺嘴冒出的白煙一樣從容淡定。滴水穿石,需要多少時間?我在橋上走了幾步,一股懷古之情便在心底油然而生。
   古渡依舊在,幾級石階從上向下斜在水里,便是碼頭。古渡過去渡人,現(xiàn)在與時俱進(jìn)了,專營渡錢。幾片單頭翹的竹筏,馱著幾個蓑笠漁人。每個漁人肩上都站著兩只機(jī)靈的鸕鶿。鸕鶿不下水,深藍(lán)的眼珠子直勾勾地盯著游客的支付寶。不知始于何時,它們改行了,再不捕魚,專門捕喜歡嘚瑟的美女。沿著石階拾級而上,是老寨山。山腰上原先有八角亭和北帝廟,到了現(xiàn)場,沒看到廟,只遇見一座亭,名叫“和平亭”,還是由日本人建的。一聽,興致就索然。
   老寨山不高,我們沿著九曲回腸的石徑,一路撥霧穿云,未幾就登上了山頂。據(jù)說,在這里左可望螺絲山,右可觀朝板山,隔江是大河背小平原,若是夕陽西下,還可以欣賞到“興坪夕照”的奇觀。我們立在山頂,紛紛搭簾瞭望,但見山上云遮霧罩的,四周一片茫然,視線不及十米,所有的景物都成了宣紙上暈染的水痕,哪里還看得見什么螺絲山,更何談興坪夕照了。
   然而,我并沒有失望。因為,在這幀過于濃重的水墨畫中,行走的我,不論處在哪里,始終都是最清晰的那個墨點。
   興坪的水墨,是活的,處處有著奇妙的心跳。我站在路邊的一棵古松下靜靜傾聽,便覺天籟之音聲聲入耳。松針隨風(fēng)墜落,發(fā)出微弱的“嘀嗒”聲,原來它載著露珠的夢囈呢。吸飽雨水的青苔,在石縫里滋滋生長。幾聲鳥兒的啁啾,從濃霧里傳過來,又折回去,忽近忽遠(yuǎn),那么清亮,那么悠揚,猶如琵琶女半掩面紗所彈撥的樂曲。哦!原來白居易說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才是霧中觀景的妙諦。
  
   四
   雨像一個格外用功的僧人,一直下到傍晚,才合上發(fā)霉的經(jīng)書不再念經(jīng)。濃霧褪去灰衣,露出稀薄白紗,在古鎮(zhèn)的上空游蕩。
   用罷晚飯,同伴們都到老街喝咖啡去了。臨街處,有一家特別典雅的咖啡館,老板娘是個廣東妹子,眉眼彎彎,凹凸有致,聲若銀鈴,妙語連珠,會彈古箏,甚是嫵媚。逛街的時候,他們就跟她說好了,晚上要到她的店里喝咖啡。我不好咖啡,遂獨獨一人,借著橘黃色的燈光,踩著自己的影子,朝碼頭走去。
   入夜的碼頭,燈火闌珊,人影幢幢,并不寂寞。有幾對情侶,偎依在石階上纏綿。榕樹下,有一個清瘦的老人,面江而坐,靜靜地看著江水發(fā)呆。此時,盡管雨過天青,但夜色依然遮眼,水朦朧山朦朧的,興坪山水從水墨畫變成了朦朧詩。他是在品讀這部朦朧詩集嗎?我主動過去與他搭訕。他很熱情,也很健談,與我一拍即合。我問他在干嘛?他說他在懷念,懷念漁火。我說我是來看漓江漁火的。他聽了,像被電擊了一下,連忙與我握手,說:同是漁火愛好者,相逢何必曾相識。
   漓江漁火,是漓江沿岸一種傳統(tǒng)的漁事活動。遠(yuǎn)在四百多年前,生活在漓江岸邊的漁人就開始馴養(yǎng)鸕鶿來捕魚。每當(dāng)夜幕降臨,漁人們便漂著竹筏,點著火把,帶著鸕鶿們?nèi)ゲ遏~。灑滿月色星輝的江面上,漁火點點,穿梭如流螢飛舞,漁歌陣陣,吆喝聲此起彼伏,構(gòu)成了一幅迷人的水上夜獵圖。這便是夢幻的漓江漁火,怎不令人向往?
   我點燃一支煙,靜待這一風(fēng)景的驚艷亮相。
   老人說:你別等了,漓江漁火早就消失了。我問為何?他嘆了口氣,接著娓娓向我道來。他姓黃,是土生土長的興坪人,年輕時以捕魚為生。老早,漓江多魚,黃鱔骨、大眼鼓、石崖魚、劍骨魚,還有刀鰍魚、蝦虎魚、甲魚、花鰍什么的,有一百多種。后來,人們在漓江干流建了許多電站,大壩一攔,許多魚類就無法溯流繁殖了,再加上有人亂電濫炸,現(xiàn)如今,江里的魚兒快絕種了,沒有魚,哪來的漁火呢。他說:以前我養(yǎng)了十幾只鸕鶿,下水一抓一個準(zhǔn),現(xiàn)在家里只剩下兩只了,是用來供游客拍照的。我說:漁人不捕魚,咋活?他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沒魚捕,就去搞旅游、種柚子唄,日子照樣過。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看見他的臉上竟有了淚光。
   這就是依戀。對于這個以漁火為伴的漁人來說,如今的他,雖然失去了舊時的依,但心頭的那份戀,是永遠(yuǎn)難以割舍的。遺憾了。
   分手的時候,他對我說:明天肯定晴,你可以到九馬畫山、黃布倒影和漁村去看看,我保證你一定會看到更加精彩的水墨畫。
   我說:一定,必須的。
   真的,原本我們也是這樣想的。興坪,是一軸水墨巨畫,古鎮(zhèn),僅是這軸畫面的一角而已。它的絕妙之處,還有很多很多。
  

共 438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讀罷此文,第一感覺是抒情詩,是水墨畫,是鄉(xiāng)間小調(diào),是花間詞,如夢如幻,美輪美奐,令人沉醉!作者與四位攝影愛好者同行,本想站在相公山的帽檐上等日出,拍日出,無奈天公不作美,先是霧氣彌漫,接著是細(xì)雨綿綿,計劃沒有變化快,于是,一行人走進(jìn)了水墨深處的興坪古鎮(zhèn)。首先觸目的是漓江,雨中的漓江,濕潤又輕盈,迷蒙又空靈,深重又飄逸,色調(diào)明快,一切都被濃霧簡化。作者踏著麻石板,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心湖微漾漣漪。水墨深處的興坪,歷史悠久,素以“山水秀麗、景甲天下”而著稱。興坪古鎮(zhèn)有“十古”,作者一行僅去游覽了“八古”。古巷、古廟、古戲臺、古街、古渡、古橋、古亭和古樹。那棵古樹尤其特別,是一棵老榕樹,十人合抱,高大粗壯,它碩大的根須,竟將五尊菩薩、一塊超級巨石絞入了軀干。作者由衷感嘆:這是怎樣的法緣呀!漓江漁火,是漓江沿岸的一種傳統(tǒng)漁事活動??纱a頭邊的老人告訴作者,如今的漓江漁火早已消失,因漓江干流建了許多電站,許多魚類無法溯流繁殖,再加上有人亂電濫炸,現(xiàn)如今,江里的魚幾乎絕種,沒有魚,哪來的漁火呢。古渡過去渡人,現(xiàn)在與時俱進(jìn)了,專營渡錢。老人回想以前養(yǎng)鸕鶿捕魚的時光,禁不住落淚。作者能感覺出,老人對往昔光陰的戀,太難以割舍。這是一位懷舊的老人!老人與作者分別時說的話,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堅信日子會越過越好!好文,構(gòu)思奇特,章法靈動,作者緊緊抓住了“雨中”這一天氣特點,筆墨所至,暈染、漫漶,虛實相襯,動靜結(jié)合,將水墨興坪的潤濕、朦朧、夢幻、古典、玲瓏、曼妙、優(yōu)雅之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者沉浸式地游覽,調(diào)動各種感官去觸碰興坪古鎮(zhèn)的前世今生,展開浩繁無垠的想象,筆若游龍,輕靈率性,語言灑脫飄逸,清澈脫俗,長短句交錯,各種修辭手法交織,旋律或急或緩,曲調(diào)跌宕生姿,回味悠長。情感豐沛,感悟深邃。全文詳略得當(dāng),重點寫了古街、古渡,作者對水墨興坪的熱愛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但對古渡專營渡錢的做法深表遺憾。曾經(jīng)的人、鸕鶿、魚合一的生態(tài)畫面再也不能重現(xiàn),漓江漁火再也不能重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是不平靜的,對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畫卷充滿向往。情景交融、吊古撫今、濡染情懷的精美散文,感佩作者才情橫溢,傾力薦讀!【東籬編輯:羅蓮香】【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225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2-25 07:31:48
  此文,作者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加上豐盛漫漶的聯(lián)想與想象,細(xì)膩動情地感知興坪古鎮(zhèn)在雨中特有的美——朦朦朧朧,如夢如幻。這樣的古鎮(zhèn)神韻絕佳,氣質(zhì)脫俗,意境入畫,韻味醇厚。讀這樣的文字,讀者亦會淪陷其中難以自拔,那古老而風(fēng)情綽約的街,碩大包容、神奇無比的古樹,古渡今非昔比的境況,讓作者如癡如醉又無限感懷,也讓讀者共鳴深深。婉約曼妙的筆觸、綺麗清透的文字,令人動容,醉人心扉!問候亮哥創(chuàng)作辛苦,遙握,謹(jǐn)祝春祺快樂!
回復(fù)1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02:47
  香香妹子好!很抱歉,今天去了鄉(xiāng)下,到現(xiàn)在才會,回復(fù)遲了。我曾三次去桂林,夜宿興坪是在去年初秋。漓江本來就很水墨,但在我看來,最水墨的還是興坪。無比強(qiáng)大的編按,讓小文變得豐滿起來,十分感謝。問好妹子,遠(yuǎn)握。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2-25 07:54:36
  這篇散文美極了!作者雨中游興坪古鎮(zhèn),展現(xiàn)其古典優(yōu)雅。筆墨靈動,詳略得當(dāng),重點寫古街、古渡。感嘆漁火不再,情感豐沛,對天人合一畫卷向往,對古鎮(zhèn)熱愛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問候嵐亮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2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06:22
  多謝善齋總編留墨助威,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名符其實的。興坪是漓江岸邊的一顆明珠,值得一走。遠(yuǎn)握了。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2-25 08:29:52
  走過很多地方,漓江的美才可以成為大美,甲天下,名不虛傳。我去過多次,只可惜走馬觀花,只對鸕鶿捕魚、九馬畫山還印象深刻。老師去的興坪古鎮(zhèn),沒有到過,今天隨老師一游,一樣大飽眼福。它的“十古”令人沉醉。至于漓江漁火,我也只是聽聞,沒有看過。老師也因此表達(dá)了遺憾和擔(dān)憂,讓此行的文字更加深邃厚重。美妙的文筆,空靈飄逸,真心佩服。拜讀學(xué)習(xí)老師美文,春暖,筆?。?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3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11:07
  韓老師好!謝謝你的雅評。桂林我先后去過三次,我的感受,論水當(dāng)數(shù)遇龍河,論景最美是興坪,論遺憾就是消逝的漓江漁火。世道滄桑,幸運好,千畫水墨依舊在。遠(yuǎn)握了。
4 樓        文友:鯤鵬一飛        2025-02-25 09:10:33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要把它寫好寫活卻是不容易的,作者通過空間的轉(zhuǎn)換來,同時通過時光的穿越,一步一景,彰顯的文字的魅力。好文拜讀了
回復(fù)4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13:12
  鯤鵬一飛老師好!你的大作我都拜讀過,由于陌生,沒留評而已。多謝你來訪鼓勵,遠(yuǎn)握了。
5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2-25 09:38:06
  霧在作者筆下,如夢如幻,詩意盎然。唯美的景物描寫,令人陶醉。佇立在相公山上,眼前水墨丹青一幅畫。這樣的意境讓人向往。大美散文,拜讀學(xué)習(xí),問好亮兄,遙握!祝新春快樂!
回復(fù)5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15:50
  吳老師好!最近,我在懷才抱器的鼓舞下多寫了幾篇,寫得很慢,很辛苦,江郎才盡的感覺。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你我兄弟一路同行吧。
6 樓        文友:楓樺        2025-02-25 09:46:05
  興坪是漓江邊的古鎮(zhèn),我去漓江的時候,乘船路過那里??上У氖牵抢锊皇俏宜凶叩姆较?,隨著大團(tuán)走,只能用眼睛掃一掃。用石墨的色彩去描述古鎮(zhèn)真的恰如其分!我去漓江那天,就是陰沉沉的天氣,導(dǎo)游說沒有下雨就算撿著了。不過雨中的漓江也是有韻味的,江南多雨,這是地理條件所涵蓋的東西,誰也改變不了!老師的文筆真的美,讀過一遍不覺間就過去了,看來得反復(fù)閱讀才好!
回復(fù)6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23:17
  楓樺老師好!假如下次你還去廣西,建議去一下龍脊梯田、德天瀑布和潿洲島。如果經(jīng)桂林,可以在興坪住兩晚,老街挺好,興坪還有三個馳名中外的景點:九馬畫山(能看到九匹馬的,是狀員的命)、黃布倒影(即元寶山,99年版20元人民幣的背景)、漁村(孫中山和克林頓去過的地方)。多謝雅評,遠(yuǎn)握了。
7 樓        文友:佳華        2025-02-25 10:59:34
  如詩如畫、飄灑俊逸的文字,讀來美不勝收。論寫景狀物,須向嵐亮老師好好學(xué)習(xí)。
回復(fù)7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25:01
  佳華老師!謝謝你熱情洋溢的留言和鼓勵,俺們都是東籬的一分子,攜手前進(jìn)吧。
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2-25 11:20:42
  嵐亮老師這是去鑒賞鑒定具有1700余年歷史的一幅古畫啊,不知鑒定費是多少,我覺得應(yīng)該你倒貼給古鎮(zhèn)那位老漢的,因為他和你的對話,也需要收費的。一場濃霧,不見風(fēng)景奇觀,一場雨,只能躲進(jìn)古鎮(zhèn),古鎮(zhèn)也是一幅畫,嵐亮老師這次必須變成考古學(xué)家才行,不然怎么走得出古鎮(zhèn)呢。豐富而唯美的想象,優(yōu)雅的用詞,將古鎮(zhèn)古風(fēng)納入畫面,繪制一幅更精美的漓江風(fēng)景圖。點贊佳作,我拜漓江水,更拜嵐亮墨。
懷才抱器
回復(fù)8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29:39
  兄長好!事先我告你過你,此文并不好寫,盡管我展開了一些時空交錯的想象,但仍感單薄。本來想融入一些人文歷史的,來加強(qiáng)文字的厚度,但想想既然是水墨,就多留些白吧。多謝大哥多年以來的關(guān)懷!
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2-25 12:09:35
  余光中說,他如果選擇一個游者,一定不是李白和杜甫,而是蘇軾。因為他永遠(yuǎn)是一個快樂者,有了蘇軾,即使不能看到風(fēng)景的全真面目,也會得到審美體驗,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嘛,嵐亮老師的文章也是,我想隨嵐亮老師遠(yuǎn)足,寸步不離,聽他解說風(fēng)景,把導(dǎo)游趕一邊去!
懷才抱器
回復(fù)9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30:30
  再次感謝,向你鞠躬!
10 樓        文友:琳達(dá)如菊        2025-02-25 12:33:54
  亮哥的這篇美文充滿了詩情畫意,既有水墨畫的美輪美奐,又有宋詞的婉約唯美,讀來令人沉醉。對于古鎮(zhèn),曾去過徽州的宏村,喜歡那種穿越時光的悠悠的古韻。但興坪古鎮(zhèn)沒去過,今天跟隨亮哥神游了一次,讓我沉醉得不知歸路,不是風(fēng)景有多美,而是文章詩意的語言、浪漫的情懷、唯美的意境、生動的畫面,讓我沉醉不已。興坪古鎮(zhèn)的古樹、古渡、古戲臺、古街等,在亮哥的生花妙筆下古意悠悠,畫韻翩翩,妙不可言。拜讀亮哥的大美之作,盛贊才情!大贊特贊!問好亮哥,祝創(chuàng)作愉快!
回復(fù)10 樓        文友:嵐亮        2025-02-25 22:36:19
  琳達(dá)妹子好!許久不見,掛念多多。這幾年,我閑賦在家,便有了出去行走的機(jī)會。于我來說,幾次去桂林,最憶是興坪。興坪的風(fēng)景看不完,那里的水墨望不穿。我僅是蜻蜓點水般一掠而過,只能描述其冰山一角。祝福你,祝新春快樂!
共 16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