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寧靜·新】我的年三十兒(散文)

精品 【寧靜·新】我的年三十兒(散文)


作者:想飛的企鵝 舉人,5028.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78發(fā)表時間:2025-02-17 10:24:40

所謂“年三十兒”,其實就是一個傳統(tǒng)的稱呼。嚴格意義上講,年三十兒就是一年當中的最后一天,無論這一天是臘月二十九還是臘月三十,我們都習慣地稱它為“大年三十兒”。
   中國人過“年三十兒”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據(jù)《呂氏春秋》記載,古人在這一天會用擊鼓的方法來驅(qū)逐“疫疬之鬼”,這也是年三十兒的夜間被稱為“除夕夜”的由來。到了漢代,逐漸形成了全家人在年三十兒這天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的習俗,這也象征著歲末年初的興旺與和諧。
   照此說來,我這篇文用“我的年三十兒”作為標題就顯得有點兒大了,乍一聽,就好像古代的皇帝面對著滿朝文武大臣說“眾愛卿平身”的意思差不太多。其實,我的本意真沒有“篡權奪位”的意思,之所以用“我的年三十兒”作為標題,那是因為實在想不出一個更好的題目了,但凡能想出一個更好的,我也不至于用這么一個聽起來有點兒“大逆不道”的題目的。
   寫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你不會用“年三十兒”或“大年三十兒”做題目?為啥偏偏要在“年三十兒”前面加個“我的”?這不明擺著是在炫耀么。這話說得也對,也不對。說它對,因為“年三十兒”是屬于全國人民的,不可能被我一人獨攬。再說了,所有人都要過年三十兒,像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放在這樣一個隆重的日子里又算得上哪根兒蔥、哪瓣兒蒜呢?說它不對,是因為我個人覺得我過的“年三十兒”和別人過的“年三十兒”不太一樣,所以才斗膽在“年三十兒”的前面又加了“我的”兩個字,目的就是想借著“年三十兒”這個特殊的日子來介紹一下我。除此之外,真的再無其他意思了。
   我把這個題目解釋明白了嗎?如果您還是不太明白,那就把“我的”和“年三十兒”看成兩層意思,應該就不會有太多的疑問了。
   我以往的文章都是直接進入主題的,很少用這么多文字來專門解釋一個題目,這次不知怎么了,就想先認認真真介紹一下題目再去寫內(nèi)容,感覺這樣寫心里踏實一點兒。這應該是年齡大了,懂得辦任何事兒都要謹言慎行的緣故,也有可能與我的經(jīng)歷有關系。您別多想,我這絕對不是老奸巨猾的操作,充其量算是老年人的啰哩啰嗦。
   說句掏心窩子話,我生來就膽子小,謹小慎微地活了這么大歲數(shù),真的太不容易了……
   在我小的時候,過的每一個年三十兒和同齡的孩子都一樣,無非就是放爆竹、吃、玩兒,接下來還是放爆竹、吃、玩兒,最后就是沒心沒肺地等著半夜十二點時吃一口餃子,長大一歲。現(xiàn)在想起來,別看那會兒過的每一個年三十兒都是在期盼中等來,又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然后再在期盼中等待下一個年三十兒的到來。實際上,我那種期盼與等待就和混吃等死的節(jié)奏差不太多,只是錯誤地把這樣的生活硬生生活成了蓬頭稚子的“無憂無慮”罷了。那種活法就像“辛棄疾”在《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所寫的那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br />   那時候過年的味道是十分濃郁的。那種隆重節(jié)日氣氛,從一進入臘月門兒就開始了,到了年三十兒這天的早晨,整個人似乎在睜開眼的瞬間,一下子就沖進了一大團的喜慶里。那種幸福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也是現(xiàn)在的孩子永遠也體會不到的。
   穿好衣服后,簡單扒啦兩口飯,我們家的所有成員便開始了各司其職:媽媽的任務是收拾碗筷,緊跟著就是“叮叮當當”地忙活晚飯時要吃的菜了,我和哥哥則要幫著爸爸貼春聯(lián)。
   由于我家在村里的主街道邊上住,貼春聯(lián)的時候,總會看到不用幫著家里干活小伙伴。看到他們時不時點燃一個小炮仗從我邊上經(jīng)過時,我心里那個羨慕呦!
   幫著貼完春聯(lián)就沒什么可干的了,我和哥哥就像瘋了一樣沖進屋子,每人裝一把拆開的小炮仗,再點燃一根線繩,一溜煙兒就跑到外面“噼、噼、啪、啪……”地放開了,一直瘋到中午也不覺得有多餓。
   我不太清楚南方人在年三十兒這天都有什么禮數(shù),在我們北方,吃年夜飯之前要把本家“老祖宗”請回來,同時還要請“狐、黃、長、白”四位“老仙兒”到場。請老祖宗時還要做一大碗“接年飯”,上面需插一支帶著葉子的柏樹杈,再在上面粘上一張“黃紙錢”,預祝來年五谷豐登、日進斗金。接年飯上插的柏樹杈需要到村東兩公里左右的“柏樹峖”上去弄。由于弄柏樹杈的地方太遠,基本都是鄰里間互相通知一聲,由一個人弄回來后分發(fā)一下就可以了。這種弄柏樹杈的活兒,大部分都是安排孩子去做的。因此,我自然而然就成了跑腿兒的那個,當時聽到最有成就感的一句話就是:你去弄柏樹杈吧!小人兒,走得快。
   跑了一天,再加上去了一趟柏樹峖,回來后感覺餓得都要受不住了。
   終于熬到了吃晚飯時候??墒牵盹堊龊煤?,母親把我愛吃的菜也都擺上桌了,就是再怎么餓也不敢吃,得忍著。不單單是我不能吃,家里任何人都不能動筷子,要等爸爸從每一盤菜里都弄出一點兒給“老祖宗”“老仙兒”們上供、燒香、送錢(燒紙)、磕頭,等這些操作都結束了,一家老小才可以按照主次順序圍坐在桌旁。用爸爸的話說:這叫規(guī)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接下來就是大家熟悉的除夕“守歲”了。所謂守歲,說白了就是等著夜里十二點時煮的那點兒餃子。不過,這個點兒煮出來的餃子不叫餃子,叫“水供兒”。
   水供兒煮好后,先要重復吃晚飯時的一大套的規(guī)矩——給“老祖宗”“老仙兒”們上供、燒香、送錢、磕頭,之后就是放爆竹驅(qū)趕所謂的“夕”了。從這一刻開始,也就代表著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這時候,老人們都會說:吃了這頓餃子就算又長大了一歲。
   我家上水供兒用的餃子都是母親一個人包的。這也就是說,我在無憂無慮的時候,每長大的一歲都是借了年三十兒母親包的餃子的光。
   母親做事兒不是很麻利,可她卻是個十分精致的人,辦任何事兒都盡量做到完美。就拿年三十兒夜里上的水供兒來說吧,她總是嫌棄父親包的餃子不好看。用她的話說:“你爸爸包的餃子像死耗子,沒法看,也沒法吃,更沒法上供?!逼鋵嵨倚睦锸智宄赣H說的這番話是有些夸張的。心想,即便爸爸包的餃子再難看,也不至于沒法看,更不會難看到?jīng)]法吃的地步;至于上供,反正就是擺在那里沒人吃,更不用糾結什么樣子了,只不過是她對餃子的品相要求太高,一般人包的都看不上而已。
   我們這里過年吃餃子是很有講究的:三十晚上的水供兒需要包餃子;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都要吃餃子;初五叫“破五”,要吃餃子;初六叫“圓六”,要吃餃子;初九叫“圓九”,還要吃餃子,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依然要吃餃子;正月剩下的十多天里,逢九就要吃餃子。
   那時候,我和哥哥正處在“半大小子吃敗老子”的歲數(shù),都特能吃。因此,母親在一整個正月里,就包餃子這件事兒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因此,我家在吃餃子的日子里都是很晚才能吃上飯。后來,再包餃子的時候,我和哥哥便開始學著包。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同齡的孩子還都滿大街跑著放爆竹的時候,我和哥哥包餃子的技能就能獨當一面了。
   我初中畢業(yè)沒兩年,母親得了一種怪病——不愛干活,而且看什么都煩。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家年三十兒的餃子都是我和哥哥包的。您能想象得到,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子,硬生生被淪落成“家庭主婦”的滋味有多么難受嗎?這,對于我來說都不算啥。因為我十分清楚,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命。
   妻子和我同村。
   結婚后,每到年三十這天,我都是習慣地把我家的餃子包完,然后再到岳母家?guī)椭溩?。這樣的年三十兒,我又持續(xù)了十多年,直至二〇二二年母親去世后的那個年三十兒,我在家包完餃子后,哪兒都不想去了,就想待在家里陪著剛剛“請”回來的“母親”。也就是從那一年的年三十兒開始,我的生活似乎真真應了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這首詞的下半闕,“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今年的年三十兒,吃完晚飯后,妻子出去值班兒了,又是我一個人在家包的餃子。包完餃子后,我還是哪都不想去,就想待在家里多陪陪“母親”。
   女兒看著我說:“爸爸,您也出去玩兒會兒吧,別總是在家憋著?!?br />   年幼的兒子看著我,說:“您別走,在家陪我玩兒?!?br />   兒子話音剛落,女兒就看著她弟弟說:“你讓爸爸出去玩兒會兒吧!姐姐在家陪著你?!?br />   看著兩個可愛的孩子,我淺笑著回:“爸爸哪也不想去,就在家陪著你倆?!睂嶋H上,我應該說陪著他們?nèi)齻€才對。我怎能把母親給忘了呢!
   您說,我是不是越活越明白了?
   說實話,我很享受這個屬于我的年三十兒。
  

共 336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介紹年俗兼懷念母親的文章,開頭以幽默的口吻解釋了標題的意思,實際上是想引出“我的年三十兒”和別人的“年三十兒”不太一樣,怎么不一樣呢,作者接著詳細介紹了年三十當天的年俗:媽媽準備晚飯要吃的菜,我和哥哥幫著爸爸貼春聯(lián),貼完春聯(lián)到外面放炮仗。到了年夜飯前,要把本家“老祖宗”請回來,還要請“老仙兒”。請老祖宗時還要做一大碗“接年飯”,上面需插一支帶著葉子的柏樹杈,再在上面粘上一張“黃紙錢”,預祝來年五谷豐登、日進斗金。菜擺上桌了,家里任何人都不能動筷子,要等爸爸從每一盤菜里都弄出一點兒給“老祖宗”“老仙兒”們上供、燒香、送錢(燒紙)、磕頭,這叫規(guī)矩。守歲時先要重復吃晚飯時的一大套的規(guī)矩——給“老祖宗”“老仙兒”們上供、燒香、送錢、磕頭,之后就是放爆竹驅(qū)趕所謂的“夕”了。作者描寫的年俗細膩有煙火氣,年三十兒晚上注定是讓人難忘的夜晚,每個中國人的記憶里最深刻的地方肯定有這個夜晚,作者接著寫到母親得了怪病,年三十兒的餃子都是“我”包的,直到母親去世后,那個年三十兒晚上作者哪兒都不想去,就想陪著“請”回來的“母親”,透露出濃濃的思母之情。文章在介紹年俗中引發(fā)對母親的懷念,語言幽默接地氣,好文,推薦文友共賞!【編輯:秦安】【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217002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秦安        2025-02-17 10:27:07
  欣賞想飛的企鵝老師新作,看到不一樣的年俗,文章濃濃的煙火氣,祝福老師春安,期待更多佳作呈現(xiàn)。
回復1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5-02-17 10:46:37
  謝謝秦安老師辛苦編按留評。說實話,弟子規(guī)里說的“喪三年常悲咽”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行為,不用刻意?,F(xiàn)在,年味淡了,規(guī)矩也亂了。就拿孩子跟長輩說話這件事兒說吧,就連一個簡單的“您”字都不會用了,總是沒大沒小地說:你……我很希望現(xiàn)在的孩子多學學老祖宗的規(guī)矩。中國現(xiàn)在這種沒了規(guī)矩的樣子已“病入骨髓”,應該引起重視了。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2-17 15:26:48
  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3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2-17 15:42:06
  咳,我的年三十打了半宿麻將。老師的年三十很獨特,不單單寫出年三十的文化含義,也借著年三十的題目抒發(fā)了對親情感懷、懷念,情感真摯自然,打動人心。拜讀,學習。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回復3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5-02-17 16:48:08
  謝謝老師留評。我以前喜歡打麻將,不知怎么了,近幾年根本不想玩,就想待在家。
4 樓        文友:開心的秋蟬        2025-02-17 16:12:00
  溫馨的年三十里醞釀著濃濃的人情味兒,生活氣息濃厚,企鵝社長的廚藝源于家庭和母親熏染。
回復4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5-02-17 16:53:59
  是的,我干上廚師這一行,應該不是因為喜歡,完全是基于無奈。謝謝秋蟬老師留評鼓勵。
5 樓        文友:草原白楊        2025-02-20 10:15:15
  每個人的年三十都有自己不同之處,因其不同,才有的可寫。
   文章通過對自己不同年齡階段“年三十”的描述,展示了不同地區(qū)的地域文化和年俗文化,在獨具特色的煙火氣息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家族文化和濃郁親情。獨特之處是用辛棄疾的一首詞統(tǒng)領全文,增添了文采。
回復5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5-02-20 23:04:50
  謝謝老師點評鼓勵。
6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3-09 21:12:53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回復6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5-03-10 21:14:42
  謝謝老師留評鼓勵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