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萌芽作文 >> 短篇 >> 萌芽作文 >> 【萌芽】奶奶的賬本(記敘文)

精品 【萌芽】奶奶的賬本(記敘文)


作者:沙擇金 白丁,81.3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57發(fā)表時間:2025-02-16 22:14:01

【萌芽】奶奶的賬本(記敘文)
   那是一個慵懶的午后,我翻找舊課本時,在書柜最深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泛黃的筆記本。封面上《家用賬本》四個字已經褪色,邊角也起了毛邊。翻開第一頁,我的眼眶就濕潤了——那是奶奶的字跡,工整而清秀,一筆一畫都透著認真。
   賬本從六年前開始記錄,那時我剛上初中。第一頁寫著:“今天搬來照顧孫子們,兒子兒媳工作忙,我要把家打理好。”接著是一串串數字:大米120元,青菜35元,豬肉68元……每一筆開銷都記得清清楚楚。翻著翻著,我仿佛看見奶奶戴著老花鏡,在臺燈下一筆一筆記賬的樣子。
   賬本里最多的就是我們的開銷。小到鉛筆橡皮,大到校服學費,奶奶都記得明明白白?!按髮O子要買新書包,128元,舊書包補補還能用,但孩子要面子,買吧?!薄岸O子感冒了,買藥花了76元,晚上要記得給他煮姜湯。”“小孫子生日,買蛋糕花了198元,孩子們都愛吃奶油,買大一點的。”看著這些文字,我的心揪得生疼。原來我們每一次任性的要求,都成了奶奶肩上的重擔。
   最讓我震撼的是年底的賬目。奶奶每月8000元的退休金,除去日常開銷,所剩無幾。可每到過年,她總能變魔術似的給我們兩個孫子每人包一個大紅包。賬本上寫著:“大孫子2800,二孫子2800,孩子們高興就好。”現(xiàn)在想來,那是奶奶省吃儉用一整年的積蓄啊。我們過生日的時候,還能收到奶奶的2000元紅包。
   賬本里幾乎沒有奶奶自己的開銷。偶爾有幾筆:“買降壓藥186元”,“老花鏡壞了,換新的花了120元”。她的衣服都是穿了好幾年的,鞋子磨破了也舍不得換新的。有一次我聽見媽媽要給奶奶買新衣服,奶奶連連擺手:“不用不用,我這些衣服都好好的,省下錢給孩子們買學習用品吧。”
   翻到最后一頁,我的淚水終于決堤。那是奶奶的字跡:“今天大孫子考上重點高中了,真為他高興。這些年雖然沒存下錢,但看著孩子們健康長大,比什么都值得。希望他們以后都能過上好日子。”我這才明白,奶奶的賬本記錄的不僅是數字,更是一位老人對兒孫無私的愛。
   合上賬本,我望向窗外。夕陽的余暉灑在院子里,奶奶正在晾曬我們的衣服。她的背影佝僂了,頭發(fā)全白了,可依然在為我們操勞。我輕輕走過去,從背后抱住她。奶奶嚇了一跳,轉身看見我紅著眼圈,忙問怎么了。我搖搖頭,把臉埋在她的肩頭。這一刻,我多么希望時光能走慢些,讓我好好報答這位用盡一生來愛我們的老人啊。
   奶奶的賬本里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無華的數字??烧沁@些數字,編織成了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它記錄著一位普通老人最偉大的愛,這份愛,比世間任何財富都珍貴。我終于懂得,真正的愛不是轟轟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復一日的付出,是藏在柴米油鹽里的深情。
   窗外的夕陽漸漸西沉,奶奶又開始準備晚飯了。我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暗暗發(fā)誓: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順奶奶,讓她過上好日子。這個賬本,我會永遠珍藏,因為它不僅記錄著我們的成長,更鐫刻著奶奶最深沉的愛。
   作者:張致遠,男,杭州高級中學學生

共 121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習作情感真摯動人,以細膩筆觸借賬本中的數字及日常瑣事,像為孫子買書包、給生病孫子買藥等細節(jié),將奶奶對孫子毫無保留的愛具象化,引發(fā)強烈情感共鳴,結尾處作者因感動落淚并立志孝順,情感遞進自然流暢,盡顯祖孫情深厚溫暖。“奶奶的賬本” 作為貫穿全文線索,串聯(lián)家庭生活,從發(fā)現(xiàn)賬本到解讀開銷記錄,再到領悟背后的愛,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讀者能清晰跟隨作者思路。文中奶奶形象鮮明,她對自己節(jié)儉,衣服穿多年、鞋子磨破不換,僅買藥和換老花鏡是少量個人開銷,卻對孫子無比慷慨,退休金大多花在他們身上,鮮明對比凸顯對孫輩的深沉愛意。文章主題深刻,從賬本數字挖掘出親情與愛的主題,讓讀者深刻領悟到愛藏于柴米油鹽、體現(xiàn)在日復一日的默默付出中。語言質樸平實,貼近生活,無過多華麗辭藻,卻精準傳達情感,平實表述描繪生活場景,使讀者極易代入情境感受溫情。寫得不錯,請繼續(xù)加油!【編輯:一文獨秀】【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219001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一文獨秀        2025-02-16 22:20:43
  寫得不錯,請繼續(xù)加油!
2 樓        文友:沙擇金        2025-02-17 07:29:05
    賬本里最多的就是我們的開銷。小到鉛筆橡皮,大到校服學費,奶奶都記得明明白白。“大孫子要買新書包,128元,舊書包補補還能用,但孩子要面子,買吧。”“二孫子感冒了,買藥花了76元,晚上要記得給他煮姜湯。”“小孫子生日,買蛋糕花了198元,孩子們都愛吃奶油,買大一點的。”看著這些文字,我的心揪得生疼。原來我們每一次任性的要求,都成了奶奶肩上的重擔。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