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圓形童話 >> 短篇 >> 情感小說 >> 【圓形】牛前頭(小說)

編輯推薦 【圓形】牛前頭(小說)


作者:柳村暮羊 布衣,417.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95發(fā)表時間:2025-02-08 08:17:24

葉來壽蹲在草屋后園,百無聊賴地揪著地上的狗尾巴草。春日的陽光暖洋洋地灑在身上,他卻覺得心里空落落的。爺爺坐在門檻上打草鞋,粗糙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稻草間,發(fā)出細微的沙沙聲。
  
   "爺,教我打草鞋唄。"葉來壽湊過去,蹲在爺爺身邊。
  
   爺爺抬起頭,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笑意:"別學(xué)爺,一輩子就知道干活。你呀,去牛前頭逛逛。"
  
   葉來壽撇撇嘴。爺爺總把大隊部叫成牛前頭,明明糾正過無數(shù)次,可老人家就是改不了。他站起身,拍拍褲子上的草屑:"那我真去牛前頭了。"
  
   爺爺?shù)氖诸D了頓,稻草在指間微微顫動:"去吧。"
  
   葉來壽慢悠悠地往村南走。路過葉書房生產(chǎn)隊的石碑時,他停下腳步。十六年了,他始終不明白這個村名從何而來。遠處,大隊部的紅旗在風(fēng)中獵獵作響,像一面燃燒的旗幟。
  
   大隊部的院子里,葉三哥正在看報。他坐在一張破舊的藤椅上,殘缺的左臂袖管空蕩蕩地垂著。見葉來壽來了,他用僅剩的右手抖了抖報紙:"來壽,看看這個。"
  
   頭版赫然印著《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葉來壽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仿佛有什么東西在胸腔里蘇醒。他接過報紙,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粗糙的紙面。
  
   "這篇文章寫得好啊。"葉三哥的聲音有些沙啞,"我們這些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人,最明白這個道理。"
  
   葉來壽抬頭,看見葉三哥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陽光透過老槐樹的枝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那天晚上,葉來壽翻來覆去睡不著。月光從草屋的縫隙漏進來,在地上織成一片銀網(wǎng)。他想起語文課上學(xué)的《過伶仃洋》,想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突然有了主意。
  
   他躡手躡腳地爬起來,點亮煤油燈?;椟S的燈光下,他奮筆疾書,字跡潦草卻有力。汗水順著額頭滑落,他渾然不覺,直到東方泛白。
  
   第二天,他把作文交給老師時,手還在微微發(fā)抖。誰也沒想到,這篇作文會在全校引起轟動。課間,總有人指指點點:"那就是葉來壽。"女生們偷偷打量他,男生們的目光則復(fù)雜得多。
  
   然而好景不長。初中畢業(yè)時,葉來壽沒有被推薦上高中。他站在幸福中學(xué)門口,攥著那張薄薄的畢業(yè)證書,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搖晃。
  
   "因為你姓葉。"多年后,表姐夫這樣告訴他,"葉書房的人,上不了高中。"
  
   葉來壽這才明白,為什么爺爺總把大隊部叫做牛前頭。原來那里曾經(jīng)真是牛棚,是葉書房生產(chǎn)隊最貧瘠的土地。而爺爺?shù)墓虉?zhí),不過是在提醒他不要忘記過去。
  
   十六歲那年,葉來壽長高了,也長大了。他常常站在村口,望著遠處的牛前頭,想起爺爺打草鞋時粗糙的手指,想起葉三哥抖報紙時堅定的眼神。他知道,有些東西,比上高中更重要。
  
  
   葉來壽開始頻繁地往大隊部跑。他幫葉三哥整理文件,聽老人講抗美援朝的故事。漸漸地,他知道了更多關(guān)于葉書房生產(chǎn)隊的事。
  
   原來,這里曾經(jīng)真是一間書房。清朝末年,村里出了個舉人,建了這座書房教書育人。后來戰(zhàn)亂頻仍,書房毀于戰(zhàn)火,只剩下斷壁殘垣。解放后,這里成了生產(chǎn)隊的牛棚。
  
   "你爺爺年輕時候,就在這里放牛。"葉三哥說,"那時候,他還偷偷在廢墟里找書看。"
  
   葉來壽這才明白,爺爺為什么總把大隊部叫做牛前頭。那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他開始在村里收集老物件。一個破舊的硯臺,半截毛筆,幾頁發(fā)黃的書頁。他把這些小心翼翼地收在一個木箱里,就像收藏著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村里人笑他:"來壽,你撿這些破爛做什么?"
  
   葉來壽只是笑笑,不說話。他知道,這些"破爛"里藏著葉書房生產(chǎn)隊的魂。
  
   一天,他在整理這些物件時,發(fā)現(xiàn)了一本殘缺的日記。字跡已經(jīng)模糊,但依稀能辨認出是那位舉人的手跡。日記里記載著書房的點點滴滴,還有對教育的執(zhí)著。
  
   葉來壽如獲至寶。他開始謄抄這些文字,一筆一畫,仿佛在與百年前的先人對話。
  
   漸漸地,村里人對他的態(tài)度變了。有人主動送來老物件,有人講述祖輩的故事。葉來壽把這些都記錄下來,編成了一本《葉書房志》。
  
   十六歲那年,葉來壽沒有上高中,但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要用文字,記錄下這片土地的記憶,讓后人知道,這里曾經(jīng)有過一間書房,有過一群追夢的人。
  
   多年后,當(dāng)葉來壽成為著名作家,他總會想起那個春天。想起爺爺打草鞋的身影,想起葉三哥抖報紙的樣子,想起自己在月光下奮筆疾書的夜晚。
  
   他知道,正是那個不尋常的十六歲,塑造了今天的自己。而牛前頭,永遠是他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共 202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編者案: 《牛前頭的記憶》是一篇充滿歷史厚重感與人文關(guān)懷的短篇小說,通過少年葉來壽的成長故事,展現(xiàn)了一個村莊的歷史變遷與個體命運的緊密交織。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葉來壽從迷茫到覺醒的心路歷程,同時也通過葉書房生產(chǎn)隊的興衰,折射出中國農(nóng)村在時代洪流中的滄桑巨變。 小說中的“牛前頭”不僅是一個地理坐標(biāo),更是一個象征——它承載著葉書房生產(chǎn)隊的集體記憶,也寄托了葉來壽對歷史與文化的追尋。爺爺?shù)牟菪?、葉三哥的報紙、舉人的日記,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卻串聯(lián)起了一個村莊的精神脈絡(luò)。葉來壽通過收集、整理這些“破爛”,不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歷史見證。 這篇小說提醒我們,歷史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宏大敘事,它更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記憶之中。葉來壽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只要心懷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文化的熱愛,就能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在遺忘中找回記憶。 愿每一位讀者都能從葉來壽的故事中獲得啟發(fā),珍惜身邊的每一段歷史,守護每一份文化記憶。因為,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編輯:白砥如】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共 0 條 0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