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福】打鐵還需自身硬(隨筆) ——電影《第一大案》觀后感
對于如何將“打鐵的人”煉成“鐵打的人”,電影《第一大案》給了我深刻啟示。
為促進黨員干部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根據警示教育活動計劃安排,我校黨支部組織部分黨員和學生于2021年5月13日下午2時20分在周至縣大興國際影城集中觀看了廉政教育電影《第一大案》,電影是以新中國反腐第一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偵辦始末為藍本,講述了1951年,陳懷邦在反特行動中,挖出了地委書記劉青山的驚天秘密,昔日戰(zhàn)斗英雄成為巨貪,陳懷邦并沒有因舊時情誼而放棄內心所追求的正義,而是選擇了忠誠于黨紀國法,忠誠于人民,最終將其送上了人民審判臺的故事。
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兩位黨內高級干部在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中,確實作出過突出貢獻,立下了汗馬功勞。從劉青山的“日偽曾以1500塊大洋懸賞拿他”到張子善的“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受到嚴刑拷打”,無不顯示了一個革命者的堅定信念和卓越功勛。但是,這兩位出生入死的革命功臣,在革命勝利面前,在新中國成立面前,不是始終不忘革命的目的,繼續(xù)保持革命的氣節(jié),而是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革命意志消沉,居功自傲,貪圖享受,腐化墮落,逐漸滑向了犯罪的泥潭。
劉青山、張子善之所以淪為人民的罪人,并斷送自己的身家性命,追其原因,竊以為:
一是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了本質的變化。
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俱興。作為天津的地委書記、行署專員,本應該對黨和人民的重托、責任時刻牢記心上,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剛從三座大山下解放出來的勞苦大眾安居樂業(yè),使剛從殘酷戰(zhàn)爭的彌漫硝煙中走出來的新中國盡快走向富強,使我們頭上“東亞病夫”的不雅稱號很快從頭上摘掉,使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很快地屹立于世界東方,他們卻忘乎所以,驕奢淫逸、貪圖享樂腐化墮落。
二是他們的政績觀發(fā)生了變異。
劉青山與張子善二人經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血與火的考驗和洗禮,為我黨我軍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建立新中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進城以后,二人本不該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理應繼續(xù)干好本職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才是,然而他們卻躺在自己的功勞薄上,坐享其成,貪圖享樂,劉青山經常說的話是:“老子拼了命打下的江山,老子就該享受。”這怎能不斷送自己的前途和性命呢?
三是權力觀發(fā)生扭曲。
面對黨和人民賦子的權力,他們不是謹慎地管好權用好權,為黨和人民多做好事,而是將權力視為自己撈取好處的資本,劉青山面對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天津地區(qū),感慨地說:“這是老子的地盤。”他把他所管轄的區(qū)域看作是自己的領地,在這片領地上,毛主席是老大,朱德是老二,他就是老三。這是封建傳統(tǒng)意識在他身上的作祟,其結果是必然走向貪腐之路,最后把權力這把“雙刃劍”插進了自己的胸膛。
四是沒有把好敵人“糖衣炮彈”進攻關。
解放前夕,毛主席為了告誡全黨全軍,專門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發(fā)表講話,以此吸取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失敗的慘痛教訓,希望我們共產黨在進城以后,要像趕考一樣,認真考好城市管理、社會建設這一課。但是,劉青山、張子善經不起敵人“糖衣炮彈”的進攻,很快就被資產階級敵人所收買、所左右;在金錢、美色面前,他們經不起誘惑,最終被“圍獵”者們降服,走上了自我毀滅之路。古往今來,有很多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國家興亡而奮斗終身,名留青史,而劉青山、張子善卻因走上貪腐之路而斷送了自己年僅30多歲的性命?!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劉青山、張子善因為自己的腐化墮落倒下去了,他們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了歷史罪人和反面典型,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教訓和警示。
作為黨員,尤其是手握權力的黨員干部,往往也是腐敗分子圍獵的重點人群。因此,我們更應該高度警醒、警覺、警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內監(jiān)督的專責機關,我們首先要把自己擺進去。作為黨員干部,我們一定要時刻警示自己,時刻以劉青山、張子善為反面教材,不要把手中的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執(zhí)法者必須帶頭,絕對忠誠,帶頭知法懂法,帶頭執(zhí)行鐵律。
打鐵還需自身硬?!兜谝淮蟀浮犯嬖V我們:唯有把我們這支打鐵的人,錘煉成鐵打的人,才能為我縣廣大黨員干部樹起忠誠、干凈、擔當的標桿!
初稿于2021年5月16日,定稿于2025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