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韻?春】水調歌頭?詠寧夏名勝之四(古韻)
水調歌頭·賀蘭山巖畫
遠古人類景,昨日石頭書。雕圖承繼,標志文字史編儲。祭祀農耕爭戰(zhàn),狩獵生存勞作,神跡太陽符。巖畫賀蘭卷,探秘揭深壚。
千般繪、延賀嶺,畫篇殊。磨痕刻印,遠古游牧族人墟?;⒈Q蛏窬?,鳥雀魚蟲形似,鑿記話當初。方寸乾坤月,妙筆溯源途。
注釋:賀蘭山巖畫,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山東麓。沿賀蘭山自北向南,等27處都有巖畫遺存,總計約有組合圖畫5000組以上。賀蘭山巖畫記錄了遠古人類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征戰(zhàn)、娛舞、等生產生活場景,成為研究遠古人類文化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
水調歌頭·黃沙古渡
橫空龍出世,九曲水流長,沖天東去,大河呼嘯浪高狂。撼石推波激蕩,行雨飛煙豪壯,古渡載時光。昭君斷腸處,清帝志飛揚。
今朝里,聲名遠,氣軒昂。風帆競發(fā),兩岸翠幕奏華章。喜賞阡原景色。澤福稻香情暖,千載閱興亡。塞上騰飛起,沙海畫馨妝。
注釋:黃沙古渡原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濕地公園、中國最佳生態(tài)休閑旅游勝地。在這里,您可以領略黃河的雄壯,還可以親臨康熙大帝渡黃河的古渡口、昭君出塞和親留在大漠的月牙湖。景區(qū)內的大漠風光、黃河古韻、自然濕地、黃沙擁長河的塞外奇景,是原生態(tài)自助游的好去處。
水調歌頭·古渠流韻
盡綰黃河水,依傍賀蘭山。銀波無際,引灌屯墾戍邊關。阡陌連茵稻菽,坡嶺映紅競彩,遍地翠連綿。塞上江南地,顧盼碧云間。
追秦月,斟漢韻,盛唐延。古渠縱掠,龍脈千載沃平原。昔日絲綢之路,今夕花香鳥語,魚躍葦叢攢。碧水豐收景,金岸柳含煙。
注釋:黃河寧夏段以黑山峽為起點,流經寧夏397公里,是我國唯一一個全境都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2000多年以來,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七星渠等秦漢至明清開鑿的14條千年古渠系至今仍汩汩流淌,記錄著寧夏水利滄海桑田的歷史。正所謂,黃河徑流,浸潤“塞上江南”;引黃灌溉,九渠福澤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