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這個冬天,華龍洞火了(散文)

精品 【東籬】這個冬天,華龍洞火了(散文)


作者:吳孟友 秀才,1681.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41發(fā)表時間:2025-01-06 05:48:36


   冬至過后,東至的氣溫聚降,零上潛入零下,可是縣城堯城,沒有絲毫的冷意。2024年12月6日,“華龍洞古人類遺址發(fā)掘與研究報告會”在東至堯城“國際明發(fā)大酒店”舉行。平地一聲雷,從媒體滾動播報到民間口口相傳,仿佛一夜間,東至新聞爆了。一個小小的縣城,一個古老的堯城,居然出現(xiàn)白皮膚的美國人、黑皮膚的非洲人。有色人種世界頂級的考古專家學者齊聚明發(fā)大酒店,研究華龍洞遺址,探討世人類演化,交流東亞古人類研究新發(fā)現(xiàn)和新成果。當初建“國際明發(fā)大酒店”的時候看到“國際”二字就想:東至,巴掌大的天,鍋蓋大的地,筑巢引鳳,還能引來國際友人?我們,小老百姓的認知,往往是“坐井觀天”,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科技力量的不斷壯大,信息傳播之快,世界級大咖說來就來,令人不可思議,卻這是真實。
   距縣城八里之外的堯渡鎮(zhèn)王村組梅源山南麓,一丘一嶺一洞穴,發(fā)掘距今30萬年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及大量古石器??芍^石破天驚,消息一經傳出,華龍洞猶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燃起來了。媒體上,報刊上,成燎原之勢,越燒越旺。
   12月15日,堯舜文學會年會剛剛結束,還沉浸在喜悅與激動之中,突然接到市詩聯(lián)金會長的邀請,說:“周愛云老師有車,想不想去華龍洞?”“去去去!在哪上車?我馬上就到!”我滿心歡喜,滿口答應。說實話,自從聽到華龍洞的奇跡,華龍洞就像一塊莫大的磁石,一直強烈地吸引著我,想去一睹為快,只因繁事多多抽不開身。今朝難得半日閑,又有好友相邀豈有不去的道理。
  
   二
   午后,沒有一絲風,陽光燦爛格外暖和,我們在堯城舜帝花園西門上車,過了河西大橋,一路向西,直奔華龍洞。車上,周老師丈夫是位醫(yī)生,今日成了我們的車夫,他的家就在華龍洞附近,他邊開車邊和我們聊起了梅源山、聊起了華龍洞、聊起了古猿人。他說:小時候,冬閑時,村民上山挖藥材,挖出來骨骼,大一片小一片,不知道是什么骨頭,放牛娃撿在手里玩耍。還有人把粗一點骨頭當藥材賣,說是“龍骨”,不知道是真是假,傳說而已。真正發(fā)現(xiàn)是在1988年,梅源山下,一戶百姓在修羊圈時,發(fā)現(xiàn)碎骨片,隨后他向當?shù)匚奈锊块T報告,引起省及國家考古部門的高度重視。別看東至這個地方小,老百姓的文物意識還是這么強。
   經過2006年、2014~2024年多次挖掘和清理,累計發(fā)現(xiàn)1件古人類頭骨化石在內的30余件古人類化石,百余件古人類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跡的骨片、40余件脊椎動物化石,20余件中小哺乳動物化石。今冬,“華龍洞古人類遺址發(fā)掘與研究報告會”在東至堯城“國際明發(fā)大酒店”舉行,正式向世人揭開華龍洞神秘的面紗,華龍洞也正式對外開放。當我們聽得入神的時候,車子踏上了汪村地界。新修的雙車道柏油路上,車如梭、人如織、車水馬龍。到達村口時,人比肩,車慢行,形成車龍人龍。兩龍并行游走,蔚為壯觀?!败嚾缌魉R如龍,馳騁喧囂路未窮”。遇周末,天氣暖和,夫妻帶著孩子,兒女帶著父母,老師領著學生、好友邀攜朋友,從四面八方涌來,都想一睹華龍洞的神秘尊容。志愿者們,維持秩序,疏通人流車流。車子不能再進,后面的車輛向后退,??柯愤?,我們的車橫在中間動彈不得。車左邊,一個小廠,院子里也停滿車。這時,正好一輛車出來,我立即下車向看門的老人請求行個方便,老人笑笑,招招手,示意進去。醫(yī)生眼疾手快方向盤向左一滑,車子便駛進了院子。
  
   三
   梅源山就在眼前,隨著人流,我們迎著山走。很快進入汪村,村子不大,十幾戶人家散落于梅源山腳下,新修的停車場,停滿了車輛,村間載人的觀光車來往穿梭,游客人頭攢動。進入村中,我被一棵古樹傾倒了,高大偉岸令人震撼,一棵兩人合抱的柏樹,兩層樓高,實屬罕見,掛牌500年。站在樹下,感受到厚重的氣息,不得不矚目仰望,墨青色的樹枝,蓬蓬勃勃,像一篷傘,枝椏浪漫飄逸,渾身散發(fā)出寧靜而磅礴的力量,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觸摸那烏黑褶皺滄桑的臉龐和那堅韌挺拔的身軀,我什么也沒有說,什么也不用說。擁抱滄桑,滄桑里傳遞著一種溫暖。枝頭搖曳。像是歡迎遠方來客,古柏與“古遺址”契合,聳立在村中,像是“古遺址”的形象大使。
   繼續(xù)向山走,整個梅源山南麓,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山不高,有“古人類遺址”,山將聲名遠播了。
   華龍洞映入眼簾,洞的上方是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梁檐棚搭,是挖掘時遮風擋雨的吧。整個洞口不大,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間,洞口前,綠草如茵,草地上塑有老虎、熊貓、大象、猴子、梅花鹿、斑鬣狗等動物,還有古猿雕塑,有的圍火烤肉、有的鉆石取火、有的宰殺牲畜、有的在一旁觀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是還原30萬年前梅源山的一角。一切都來源于對洞內骨骼的研究推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30萬年前,這里還有東方劍齒象、巴氏大熊貓、巨貘和谷氏大額牛等珍稀動物出沒。無法想象30萬年前梅源山的景象是什么樣子。
   洞口敞開,洞穴并不大,洞內不深,沒有縱橫通道,站在洞前,難以想象古猿人為什么選擇在這樣的洞穴生存的理由。經專家學者研究,由于30萬年的地殼運動,古人類,生活棲住的華龍洞早已坍塌,遠不是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從挖掘土層側面看,不同顏色的土層,普通人也能看出年代的永久。
   出了洞口,本想到周邊轉轉,看看山、看看水、看看田野,除了古柏,找找是否還能看到古遺跡。金會長說:天勢不早了,還是去看看華龍洞陳列館吧。
  
   四
   步入館中,仿佛進入另一個時空,館內設置成幽深的洞穴,洞連洞,曲徑通幽,借助光、影及音響技術,營造神秘的境界。四周墻上幻影出現(xiàn)原始森林,出現(xiàn)蠻荒遠古時代,森林中各種動物出沒,古猿人追逐。動物的長嘯,古猿人的呼叫,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悠長、時而短促,仿佛置身其中,被兇獸包圍,危險無處不在,讓人恐懼,讓人驚慌失措。不知誰高喊一聲:“古人朋友,我來啦!”那一聲嚇退萬古人獸,聲音在空間里回蕩,漸漸消失。館內又恢復平靜。
   漆黑的洞里,墻上又出現(xiàn)一組幽幽的藍體字:在中國境內,從云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到“北京人”“山頂洞人”等,構成了一條從百萬年前至一萬年前的中國乃至東亞大陸古人類的漫長演化脈絡。在這條脈絡中,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安徽,以和縣直立人、巢湖銀山智人、東至直立人等為代表的古人類化石遺存陸續(xù)發(fā)現(xiàn),為我們勾勒出真實存在過的人類家園。
   接下來又出現(xiàn)一組文字——
   “華龍洞人無論是頭骨還是肢骨牙齒,都體現(xiàn)出來現(xiàn)代人比較接近的性狀,也就是說,華龍洞人極有可能是我們現(xiàn)代人的祖先,西方學術界原先設想,距今12.5萬年前非洲智人走出非洲,進入東亞,然后取代了東亞人,然而,30萬年前,我們自己的智人,就已經開始了向現(xiàn)代人進化了,有什么理由這非洲的外來戶能夠取代本土的東亞人呢,所以這個謊就不好圓了”。
   看了這組文字,真的讓我們長見識了。
   來到最后一個洞穴,一個展廳。這里燈火通明,一路走來,仿佛穿越時空從遠古回到當今。一組組玻璃柜里存放著碎骨片,石器工具等,我被一個完整頭骨吸引過來,這是華龍洞6號坑挖掘出來的,根據(jù)頭骨復原出了人頭像,下面注上“東至姑娘”,這就是宣傳報道中的“東至人”吧。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13歲,來自于20人左右的大家庭。在一個洞穴內一共發(fā)現(xiàn)了20個個體的古人類化石,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這是一個大家庭。前兩天,我從抖音看到,一個東至人調侃:否定專家“華龍洞女孩”之說,否定華龍洞就是女孩的家。從挖掘的情況看,20多個古人類骨碎片和動物骨碎片摻雜在一起,還有石器工具,猜測,在那個蠻荒時代,人食動物正常,人吃人也常見,小姑娘或許從外部群體中虜過來被吃掉的,碎骨有敲打砸碎的痕跡,可以想象,華龍洞人有血淋淋地吃肉和敲骨吸髓的過程,因為在梅源山,所以小姑娘稱為“梅山姑娘”更準些。這位玩抖音的東至人,說得也不無道理。一塊碎骨片,一個頭骨,拭去歲月的痕跡,揭開古人類神秘面紗,真是難以想象。
   走出陳列館,冬陽已落入山口,天邊的云海染成瑰麗的朱紅,冬日的落日,是沉靜與詩意的極致表達,然而此時,汪村、華龍洞,陳列館依然人潮涌動,車流不息。坐在車上,我想:華龍洞,這個冬天真的火了。今天來的,僅僅是東至本地人。若是外省乃至全國各地都來一睹30萬年前“東至姑娘”的風采,華龍洞的火真的要越燒越旺。
  

共 336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因為華龍洞,因為古人類遺址,因為那個“東至姑娘”,小小的東至縣城突然火起來了。作者將觀賞華龍洞風采作為此行的終點目標,于是,一路所見,也都有了被主題統(tǒng)攝的意義,和扣緊主題的緊湊感。華龍洞的發(fā)現(xiàn),首先在民間火了,于是一個小縣城有了各種膚色的人,那座國際酒店,也終于派上了用場。距今30萬年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及大量古石器……用不著渲染和宣傳,就是一條爆炸性新聞,當然,作為堯舜文學的作家,一定不會錯過這場盛宴。路上駕車的醫(yī)生,老家就在華龍洞附近,曾經撿拾到所謂的“龍骨”,以為藥材。如今圍繞著華龍洞,前往的路變了,各種人群出現(xiàn)了,華龍洞周圍的村民也有了差事。汪村在華龍洞外,這里的500年古書,值得擁抱,因為它傳遞著華龍洞的古韻古香。如今的華龍洞被裝飾一新,各種動物的造型,生動可觀,這里,努力復原著30萬年前的樣子。如今,我們看這里的泥土,看這里的山水,都成了遺跡,眼光的變化,完全因為那個紅綠燈。走進紅綠燈陳列館,一股古文化氣息撲面而來?,F(xiàn)代科技,復活了古代的動物形象,讓人直觀地感受到遠古的風貌。在中國境內的各種“人”,當然也包括東至的“直立人”,讓我們梳理出一條人類演化的脈絡和歷史。華龍洞人的出現(xiàn),讓專家有了據(jù)此推斷人類遷徙轉移的大致路線圖。最為生動的是展廳里展示的“東至姑娘”的形象,于是,作者有了關于年齡、家庭、群體、生活等的一些思考,盡管無法肯定是否正確,但畢竟更接近真理了。如果沒有華龍洞,這個冬天的東至,可能是寒冷季,二有了華龍洞古人類的發(fā)現(xiàn),這個冬天火了,東至的文化火把會越燒越旺。就這篇游記散文的布局看,是頗有巧心的,能夠扣住主題,以所見所聞,來佐證東至華龍洞歷史的真實和久遠。同時,向我們展現(xiàn)了古人類活動的聲像,突出了東至華龍洞發(fā)現(xiàn)的“東至姑娘”這個古人類的化石,引發(fā)了人們對古人類生存生活的一些猜測。文筆精當,不乏散文的審美氣息,也有科學表達的嚴謹。這篇散文,對于理解古人類歷史,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作者表達出東至作為旅游新發(fā)地的文旅價值?!緰|籬編輯:懷才抱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1070025】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06 08:21:30
  我們從欣然老師的文章里認識了那個“東至姑娘”,只是一次照面,她有著怎樣的歷史,她來自東至,看看吳老師和東至姑娘怎樣零距離接觸……華龍洞人,這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的又一個獨立的人種,是云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以及“北京人”“山頂洞人”有著同樣考古名望的古人類,名字響當當。吳老師的文章,運筆有章法,下筆有精彩,必須看!感謝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遙握,問候冬安,謹祝創(chuàng)豐!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6:59:30
  社長好!昨日太忙,無暇顧及東籬平臺,未能及時回復,請諒解!很榮幸,拙文又被社長編輯發(fā)表。社長日理萬機還能為拙文精心修改潤色寫按文,真的令人感動。按文寫得純粹極致,言簡意賅,梳理出拙文的精髓,又是對拙文的高度概括,不僅為拙作文增添了色彩,也為拙文主題拔高,不勝感激之至。按文寫的真好!反復讀了幾篇。從讀按文可知社長將文本讀透,點評十分準確到位,令人欽佩。經典按文,讓我學到不少東西,再次感謝社長!祝冬祺!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06 08:30:03
  如果有人文加溫,即使寒冬也會起火的,東至,在古人類歷史上,是一個遠超“冬至”節(jié)候的存在,我們從東籬的兩位東至作家筆下,感受到了東至的溫度,這么火,我們何時相邀去看看那個東至姑娘啊……
懷才抱器
回復2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16:27
  發(fā)現(xiàn)30萬年遠古人類骨骼碎片,甚至出現(xiàn)完整的頭骨,一個小縣城,可謂出現(xiàn)大題材。在我準備作文的時候,在想:這個素材,若是社長等江山大咖獲得以后,定能寫出駭世精品。我水平有限,只能反映事實而已,談不上文采!邀請社長及東籬文友到東至一睹“東至姑娘”的風采!問好社長!祝冬日安康!
3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06 08:55:24
  這篇東至游記散文布局巧妙,緊扣華龍洞主題,以見聞佐證歷史。展現(xiàn)古人類聲像,突出“東至姑娘”,引發(fā)猜測。文筆精當,兼具審美與嚴謹,助理解古人類歷史,彰顯東至文旅價值,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評論。 問候吳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3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20:02
  感謝滴善齋老師的精彩點評,感謝老師的鼓勵!問好老師!敬茶!祝冬日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06 13:57:32
  華龍洞的發(fā)現(xiàn),給東至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一個“東至姑娘”,從30萬年前款款向我們走來,讓人驚呼。文章寫得很有氣勢,呼啦啦像一團火在燃燒。老師的游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輕松、歡快、唯美、豐盈。拜讀學習老師佳作,冬暖,筆??!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4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25:05
  謝謝老韓的精彩點評,謝謝鼓勵,“東至姑娘”,向人們走來,的確引起不小的震動。而且華龍洞這把火的確越來越旺,有成燎原之勢,讓人感慨!問好老韓!祝工作順利,生活快樂!
5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1-06 14:22:16
  華龍洞人的出現(xiàn),讓專家有了據(jù)此推斷人類遷徙轉移的大致路線圖,尤其是展廳里展示的“東至姑娘”的形象,令人嘆為觀止!有了華龍洞,有了古人類的發(fā)現(xiàn),這個冬天火了,屬于華龍洞的冬天熱氣騰騰,游人看得熱血沸騰!好文,構思獨特,表達唯美深邃,非常動人的散文,盛贊文筆,問候吳老師,冬祺!
回復5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30:43
  香香老師,早上好!“東至姑娘”走來,專家推斷人類遷徙的大致路線圖,長見識了!問好香香老師!敬茶!祝冬祺!
6 樓        文友:石葉六        2025-01-06 14:39:58
  “華龍洞”神秘的面紗在火爆的場面中被徐徐揭開,30萬年前的場景還原景,“東至姑娘”的風采,在精彩的文筆下一一呈現(xiàn),令讀者也仿佛置身其中,拜讀學習,祝老師冬安,開心快樂!
回復6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33:57
  石老師,早上好!感謝老師的精彩點評。感謝老師的鼓勵!東至小縣,出現(xiàn)30萬年人類遺址,不可思議。專家推斷出人類遷徙的大致路線圖,長見識了!問好老師!敬茶!祝冬祺!
7 樓        文友:楓樺        2025-01-06 14:48:04
  原始人的發(fā)現(xiàn)是不易的,華龍洞人的發(fā)現(xiàn),給中國古人類的燦爛文明,又增添了光彩。老師的文字鮮活而靈動,描寫精當,次序井然。一篇好文!拜讀!
回復7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39:17
  我為遠古“東至人”給中國古人類的燦爛文明,增添光彩,感到無上自豪光榮!謝謝老師關注并精彩留墨。問好老師!祝冬祺!
8 樓        文友:佳華        2025-01-06 17:22:15
  做好“東至姑娘”的文章,說不定華龍洞會出圈,會火的更旺。就像湖南省博物館,大多數(shù)人慕名而往,就為了看一眼“辛追夫人”。
回復8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07 07:45:26
  謝謝佳華老師百忙中關注拙文并精彩點評。“東至姑娘”出來后,華龍洞這把火真的是越燒越旺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來東至的人絡繹不絕,推動了文旅業(yè)的發(fā)展。哈哈!問好老師。祝冬祺!
9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1-08 10:21:39
  來拜讀老師文章,華龍洞真是火了,新聞、報紙,一時間火遍全世界。吳老師的文介紹更加細致全面,內容充實,讓人還想再去走一走!問好吳老師,佳作頻頻,冬暖!
隨心而有趣的人
10 樓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08 16:31:46
  拜讀老師大作!華龍洞的“東至姑娘”在幾位老師的大作里頻頻出現(xiàn),一時間異?;鸨?,風光天二。只是我還沒有零距離接觸過。祝老師冬祺!問候老師!
共 10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