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常止于不可不止(雜文)
“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這句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在《文說》中談到的。其原文是:“吾文如萬斜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蘇東坡在這里是說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其實,世間一切事物莫不如此。即凡事該做時便做,且應該努力去做好,萬萬不可錯過時機,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該做時,亦不可勉強為之,如若勉強為之,則后果難測。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則,就是什么事情做到一定時候,當止則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見好就收”。當止而不止,也是會出問題的。因此便有“白云流水,行于當行,止于當止?!币嘤小叭酥们?,需如行云流水,行于當行,止于當止,來則應,去不留”。
蘇軾的“常止于不可不止”,說的更是非常的好,也就是說既有原則又有分寸,并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強調到了“不可不止”之時,如若不止,事情便可能出現(xiàn)不可把握的狀況,甚或走向反面。什么叫做“不可不止”,究竟什么情況算是到了“不可不止”的時候,這還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然而,說難回答,其實也不難回答,要完全準確地把握做一件事情的標準和時機,不在別人,全在當事人自己,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什么事情該做到什么時候,什么事情該做到什么程度,應該說當事人自己大體上是有個清楚的估計或者是規(guī)劃的,也就是當初的初心是什么?當初設計的目標是什么?
我于2013年學會駕車,領了駕照。2014年購置了一輛排氣量1.6的私家車,10萬多一點,用來代步。到2024年,已經(jīng)開了10年。當初所以想學車開車,主要有四個想法:一是進入21世紀,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汽車時代,自己學會駕駛汽車,也是趕趕時代潮流,不至于落后于時代太遠。二是那時候還在工作崗位上每天自駕車上下班,也可以免減去擠公共汽車之煩。三是有了私家車,我回老家去看望老人就方便多了。我的老家在吉林省長春市鄉(xiāng)下,那里是東北松嫩平原腹地,是我的祖籍。離我的居住地大連大約有800多公里的路程。自駕家車沿高速回家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可以往家?guī)б恍〇|西。這些年我往家拉一些米、面、油、海產(chǎn)品、雞蛋、衣物、家用電器、鍋碗瓢盆等很多家庭用品,還有一次我們開車把自己種的幾十斤重的牛腿瓜和大南瓜也捎了回去,家里人多,我們兩個人種的東西多,吃不了。這些東西乘火車是無法帶的。另一個好處是回家走動也方便一些,如我曾開車帶老父親和二弟他們?nèi)ニ稍胁楦珊瓮?。四是有了車,我和老伴便可以擴大生活活動半徑。尤其是退休后,我們單獨或結伴到大連周邊如營口鲅魚圈、瓦房店龍門湯、普蘭店安波溫泉,以及金州、長海、旅順,和城區(qū)周邊的金石灘、濱海路、西山湖水庫等地游玩,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當然,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駕車是方便,但其本身就有一個安全的問題。我曾在自駕車回老家時,在高速公路上出現(xiàn)兩次危險苗頭。一次是往回來時在長春至四平間的高速路上,在車速高達100多公里的情況下,被高速路中間的一個直徑半米多的圓坑顛起,沒有出現(xiàn)爆胎和其它危險,簡直就是萬幸。還有一次,也是從吉林回來,到金州附近,因車速較快,方向打急了,險些側翻。這些想來都后怕。還有一次,我開車回吉林,帶上了那個裝有行車執(zhí)照和駕駛證的小本本,誰知,此前駕駛證不知道為什么被拿了出來,結果跨省駕駛七八天,駕照還在大連家中放著,回到家才發(fā)現(xiàn)。如果期間碰到交警檢查,那將是很麻煩的事情。
我所以決定放棄自駕,主要是出于這樣幾點考慮:一是城里車輛越來越多,停車越來越難。二是自己已經(jīng)退休,車的使用率越來越低。三是開車就得養(yǎng)車,養(yǎng)車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四是自己年齡越來越大,手腳也不如前些年靈活了,已經(jīng)不宜再開了。五是如若再回吉林家鄉(xiāng),也有了高鐵。六是家人的建議,也是不要開了。有了這些理由,我決定停止自駕車,結束開車生涯。
其實絕不僅僅是開車這樣一件事情,需要“止于當止”,人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有個“止于當止”的問題。有很多的人,常常是見好還要好,一味地追求好上加好,好上再加好。為什么一些人常常當止而不止呢,其中的原因會很多,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欲望所致,就是貪得無厭。須知欲壑難填,而人們一旦到了此種地步,就會常常收不住。貪,表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的人貪吃不止,就把自己吃成了一個大胖子,“三高”就來了;有人貪喝不止,結果就把胃和肝都喝壞了;有的人貪權不止,結果德不配位,爬得很高,摔得很重;有的人貪色不止,結果被風月債纏得身敗名裂;有的人貪財不止,結果被古人言中,落得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貪譽不止,總覺得聲譽越高名望越大越好,結果正如人們所說的“露多大的臉,現(xiàn)多大的眼”……總之,當止而不止,就會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是禍殃,也正如古圣先賢所說的“當斷不斷,必受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