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荷·煙火】金蟬到我家(隨筆)
昨天,孫曦就和我講,爺爺陽臺紗窗上面有一只蟬,正趴在關(guān)好的紗窗外面,個頭不大,是一只小蟬,翅膀淺灰色,身體的尾部呈透明狀;今天早上,妻在陽臺上晾衣服,又說,防盜網(wǎng)的不銹鋼棚底下,又附著一只蟬,而且是一只成年蟬,硬殼,黑褐色的。
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唐,虞世南的“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身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這樣一首托物比興的詩,也是一首借蟬的清高風(fēng)雅,不同凡響的言志詩。
漫長的梅雨季過后,又是連著天天的酷熱,還進入了三伏天,蟬在樹上應(yīng)該是熱得受不了,想到人類的房間來覓一處清涼。
昨天,曦孫跟我講蟬的的時候,我就有個想法,把那只蟬給捉住,然后拿一只礦泉水瓶,用牙簽多插兩個透氣孔,把蟬裝在里面,讓蟬在自己家里K歌。但是,這個一時冒出來的兒時想法,也是轉(zhuǎn)瞬即逝。
蟬,來去自由,一種能飛,又能在樹上棲居的,品性高潔的動物,你又何必把它禁錮在一個小小的瓶子里,人為地去剝奪它的自由,甚至是最后會死在瓶子里呢?蟬是品高質(zhì)潔的吉祥物,飲食的可是清露;又有金蟬脫殼,金蟬一說。家里來蟬,這也是好事一件,說明家里人氣旺,有生氣。人與動物本該和諧相處,友好共生。
“閣聽”,“閣聽”一一蟬,我老家方言,是根據(jù)蟬平時發(fā)出的叫聲給命名的。把蟬叫做“閣聽”,意思是告訴人們,在炎熱的夏季,閣下快來聽聽蟬兒歌唱。
這時,我想到了兒時捕蟬。
大中午的,從自家竹叢窩斫一根長長的竹子,去掉上面的枝丫,在末梢用竹枝打一個圓圈,用麻繩固定在竹桿枝頭,這樣就制作好了捕蟬的工具。然后去老舊房子里,豬欄,牛欄屋上方,有蜘蛛結(jié)網(wǎng)的地方,握住竹桿的末端,把竹桿上用枝丫綁成圓圈的地方,沾滿蜘蛛捕捉蚊蠅獵物制作的網(wǎng)。這個網(wǎng)帶有粘性,要反復(fù)把竹枝圓圈粘滿,粘厚實,不能留有空隙的地方。要不然到時候,即使網(wǎng)住了樹上的蟬,也會被它掙破逃掉的。
如今的年輕人,可能不曉得蜘蛛結(jié)的網(wǎng)為何物?不過,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有個章節(jié)寫到盤絲洞,里面就有個蜘蛛精,嘴里能吐出長長的帶有粘性的絲狀物,一縷又一縷的,瞬間就能織成一張大網(wǎng),不用說能用網(wǎng)去粘住一只小小的蟬,就連唐僧,沙生,天蓬元帥八戎都能被網(wǎng)住。當(dāng)然能翻金斗云的孫猴子,可只是個例外。
頂著似火的烈日,踏上滾燙的泥土路面,悄悄地尋到有蟬叫的樹下,像個偷偷摸摸的夜行人,輕輕地拿起竹桿,比劃著蟬在樹上的高度,要剛好能夠得著,罩得住蟬。接著,就把竹竿一點點,又一點點地往趴在樹上蟬的位置伸過去,一定不能等蟬發(fā)現(xiàn)有動靜。當(dāng)蟬還在熱得不斷地嗷叫,閣聽,閣聽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竹竿上沾滿蜘蛛網(wǎng)的那個竹圓圈,使勁地按住還在閣聽,閣聽叫喚的蟬,讓它長得挺漂亮的兩個翅膀,還有那如官帽帶上的緌,全部被蜘蛛網(wǎng)給沾上,沾緊了,不能再動彈時,才把竹竿收回來,從網(wǎng)上拿下捕捉到手的蟬。
如果蟬的位置高過竹竿,還要有爬上樹去的功夫,又不能驚動蟬,有的等你剛一靠近,蟬就會嗞溜一聲,飛到了另一個地方的另外一棵樹上,要想再去捕捉到它,就難上加難了。
蟬也挺聰明,一次襲擾過后,知道你要來抓它,警惕性就高了。只要它翅膀在,沒被粘住,能飛,就能飛得遠(yuǎn)遠(yuǎn)的。
捕蟬,有時性急,明明用竹竿上的圓圈按住了蟬,蟬也靜靜的不再掙扎,而且不再閣聽,閣聽地唱了。可是等你一拿下竹竿,準(zhǔn)備來捉蟬的時候,它卻一個撲騰,弄破了網(wǎng),等你反應(yīng)過來,卻飛得很遠(yuǎn)。原本以為蟬會束手就擒,沒想到蟬用的卻是苦肉計,裝暈,一逮著求生的機會就展翅高飛了。
還有一種蟬,山上特別多。不過體型卻比村里樹上的小很多,尾部也不是黑褐色的,一律醬紅色,非常輕盈漂亮,惹人憐爰。你在曬得發(fā)燙的山上砍柴,熱得,炎得,癢得,火辣得要命,汗水浸透了衣褲,而這些蟬兒們,卻是一對一對的,在松樹,栗樹,楮樹上蜂飛蝶舞,郎情妾意,你追我趕,恩愛曬盡,快意得很。一只羞澀的,情竇初開的,尾部漲得通紅飛著的小蟬,剛剛在松樹干上落腳臥好,另一只閣聽,閣聽地叫喚著的小蟬,猛然一個撲閃,就趴在了這只動了春心的小蟬背部,只見尾部立挺了起來,兩只蟬即刻融為一體,做著延續(xù)它們下一代的運動,直接把種子播種進松樹的枝干里,只等來時再孕育新的生命一一蟬。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更加美妙,輕盈,悠揚,動聽的蟬愛之歌。
小時候也不怕熱,只要聽到蟬的鳴叫,閣聽,閣聽,就會邀上平時在一起的三兩個玩伴,鉆荊棘刺漫窩,上樹去捕蟬。有時,為了一只蟬的分配不均,玩伴間還會動動拳腳,爭得面紅耳赤。不過,只要過了一筒煙功夫,又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兒時,也不管蟬中午熱得要命,正在拼著命地鳴唱:閣聽,閣聽;也不告訴蟬,我不是來聽歌的,而是來捕捉你的。
在老家的時候,夏天捕蟬玩,聽蟬唱歌。既聽外面的蟬鳴,也聽捕來的蟬在家里鳴唱。閣聽,閣聽,不斷地閣聽,閣聽,甚至是中午長時間的閣,或者是聽,一直閣下去,一聲比一聲急促,焦慮,悶熱。即使沒有了清晨的舒緩,輕松,動聽,也宛如一首天然美妙的旋律,在唱響著自然界里的生命之歌。
現(xiàn)在的我,早已沒有了兒時的童趣和激情,只是由于昨天曦孫看見紗窗上的蟬,以及今日妻又說不銹鋼棚底下的那只蟬,才釣沉起兒時捕蟬的往事。
我想還是讓蟬來去自如,在大自然里閣聽,閣聽好些吧!蟬要是覺得熱得受不了,歡迎金蟬來家里作客,納涼,我就可在空調(diào)下就近聆聽大自然里最美妙的音歌樂譜,蟬的鳴奏曲:閣聽,閣聽,閣,閣聽,閣聽,聽……豈不快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