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暖】一碗粉湯情悠長(散文)
記憶長河中,總有一些事物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輝。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在吳起中學補習。饑餓時刻,一碗陜北粉湯,慰藉了我的腸胃,更在歲月深處留下歷久彌香的芬芳。即便四十多年過去,那碗粉湯的滋味仍如悠揚旋律,縈繞心頭,令人回味無窮。
1979年盛夏,高考失利的我,心猶未死,滿心渴望東山再起。但現(xiàn)實卻如同一座座大山,橫亙在我面前。那個年代,補習尚未盛行,基礎差的我,不知那些學校愿意敞開接納的大門?更難的是,補習的學費、吃住費用,對貧寒家境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巨款。
大集體時期,家鄉(xiāng)生活困苦??抗し殖燥?,生產(chǎn)隊分配的糧食少得可憐,大部分家庭生活捉襟見肘。孩子多、勞力少的家戶更是苦不堪言。多數(shù)考不上學的孩子只能無奈地回村參加勞動;許多初中未畢業(yè)或沒考上高中的也都輟學在家,每日掙著半個勞力的工分;年齡尚小的,又無力勞動,只能在家里幫著照料家畜家禽。
那時的我,身形矮小、力氣單薄,就連放牛的這種活兒生產(chǎn)隊也不放心。可我心里卻揣著遠大的志向,一心渴望通過補習考學,走出貧瘠的旱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的這份執(zhí)著,讓父母陷入了兩難困境:不讓我補習吧,我確實沒有體力從事農活;讓我補習吧,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實在難以承受,而且未來能否考上,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最終,父親還是在忐忑與痛苦中,毅然四處奔波,為我聯(lián)系學校、籌措補習費用。
偶然間,父親提起有個表親在吳起縣城小學教書,也就是我沒見過面的表姑。只是時光流轉,父親與表姑已有十多年沒有聯(lián)系了,現(xiàn)在啥情況無人知曉。聽聞這個消息,我心中頓時涌起一絲希望,仿佛一縷春風拂過心田。我當即代父親寫了一封信,向表姑詳細說明了我的處境??墒?,信寄出去后,猶如石沉大海,一直到新學期開學都沒有回音。
等待不及,我與父親商量后,帶上盤纏踏上前往吳起的行程。那時交通不便,沒有直達車。我從家里出發(fā),先到縣城,再輾轉到延安,天還沒黑,車就停運了。翌日凌晨,天剛麻麻亮,我就按點趕到延安東關汽車站上了車。通往吳起的道路崎嶇險峻,班車在山間艱難地穿梭,如同一只緩緩蠕動的蝸牛,沿著蜿蜒的山路,爬上爬下。抵達吳起時,已是半下午了。
我一刻也不敢耽擱,沿街一路打聽,接連找了三四個地方,終于在城關小學尋到了表姑。一見面,我趕忙恭敬地報上父親的大號,說出了來意,用滿是期盼的語氣懇請表姑幫助。表姑聽后,起初神色平靜,隨后又忙著去做飯。我坐在凳子上心跳如敲鼓,不知所措。晚飯后,表姑終于開口:“等會兒我?guī)闳ジ舯诘闹袑W,找他們的副校長問問情況。”我心中滿是感激,趕忙站起回應。到了中學,補習的事情出奇地順利,當晚我就如愿住進了高二八班的男生宿舍。
然而,入學僅僅是我這段艱辛旅程的開始,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卻有些凄惶。作為插班補習生,我的基礎太差,許多知識點掌握得不全不牢固,像沒擰緊的水龍頭,到處是漏洞,與班上學習好的同學相比,差距不啻天淵。除了語文、數(shù)學及政治這幾門課程還能勉強跟上進度,物理、化學對我來說,幾乎要從頭學起,尤其是英語,第一節(jié)課就把我聽懵了!老師流利的口語和同學們熟練的配合,在我聽來,猶如外星語言般怪異,常常引得我忍俊不禁。
其實,我們那個年代的鄉(xiāng)辦中學,師資力量有限,尚未開設英語課程,高考那年也沒有將英語納入高考范圍。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英語考試也僅僅作為參考分數(shù),并非主要課程。所以,在這一年的補習時光里,我基本上放棄了英語,把精力投入到其他課程上。即便如此,學習的道路依舊荊棘密布,進展不大??粗切┬律?,我滿心羞愧,一度想要放棄,打道回府,下田勞作??梢幌氲礁改负寥缈嗨臀襾磉@么遠的地方補習,心中又涌起一股深深的負罪感。
咬咬牙堅持!是不是學習的料,學了、考了才知道。
學習上重重困難,生活艱辛也如影隨形。異地求學,糧食接濟成了大問題。起初,從當?shù)赜H戚家背些小米或饃食,將小米交到學校食堂換成飯票,每天就著咸菜,吃饅頭,喝小米稀飯??蓵r間一長,去親戚家次數(shù)多了,自己也難為情。況且那時糧食非常珍貴,親戚家也不寬裕,長期依賴他們提供糧食,實在是于心不忍。我依稀記得,在兩個學期的補習生活中,我?guī)缀踝弑榱水數(shù)厮械挠H戚。父親也曾托人帶話,承諾日后給親戚還糧還錢??晌覂刃牡那优硡s仍舊難以消散,終究還是沒勇氣再去親戚家背食物了。有時候斷頓了,我只能咬著牙,用家里帶來的不多的錢和糧票,在學校食堂買高價飯菜 。
一個星期天,學校不上課,只供應兩頓飯。下午還沒到開飯時間,我的肚子就開始咕咕作響,頭上冒虛汗,身子軟得像一灘爛泥。我知道,這是饑餓達到極點的信號,再加上幾個月沒沾一點葷腥,腸胃都“生銹”了,蠕動起來都不順暢。
我三步并作兩步,急切地走進街面上一家國營食堂。七八十年代,街道上的食堂都是國有的,需用糧票和現(xiàn)金買飯菜。我看了掛在墻上的飯菜安排表,最便宜的就是粉湯和饅頭了。來不及多想,我急忙從身上的“密兜”里掏出兩毛四分錢,買了一張粉湯票,又伸手掏了一毛錢和四兩糧票,買了兩個饅頭票,隨后遞到取飯菜的窗口。
在等待的間隙,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偌大的食堂沒坐幾個人,大家都低著頭,吃得津津有味。許是因為極度饑餓,我總覺得食堂彌漫的香氣格外誘人,空氣中有一種我從未聞過的奇妙香氣。那一刻,心底突然產(chǎn)生一個念頭:要是能當食堂服務員多好,天天能聞到這特殊的香味……
不一會兒。粉湯和蒸饃端上了桌。熱氣裹挾著蔥花的香氣,撲鼻而來,我的味蕾仿佛被施了魔法似的,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我用筷子輕輕地挑了挑碗里,白生生的土豆粉、嫩閃閃的豆腐、翠綠的菜葉在湯里起伏。湊近一聞,像是用肉湯熬制的,香氣濃郁。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一口饃一口菜,最后把湯汁喝光,還用饃擦了碗底碗沿,將粘著葷腥的白饃吞下,滿口留香。
后來聽吳起人講,粉湯在當?shù)厥呛蔑埵?,平時很少吃,一般逢年過節(jié)或紅白事時才能吃到。過去生活困窘,大多是質樸無華的素粉湯,簡單卻飽含溫暖希望。如今生活漸好,粉湯也有了諸多改良。以“粉”為主料,像蕎面涼粉、土豆粉、紅薯粉等紛紛亮相,輔料更是花樣繁多,如海帶絲、炸豆腐絲、油炸丸子、白肉片、黃花菜、木耳等,用肉湯煮熟后,撒上鮮嫩的蒜苗、蔥花,瞬間,香味四溢。
吃粉湯,無需細嚼慢咽,大口吃菜、大口喝湯才過癮。酣暢淋漓中,能真切地感受到?jīng)龇鄣能浥?,粉條的柔韌,炸豆腐的酥脆,肉丸子的爽滑,五花肉的純香……吃一碗意猶未盡,還想再來一碗。
粉湯,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時代生活的寫照。如今粉湯五彩斑斕,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但吳起街上那碗熱氣騰騰的粉湯,始終是我心中的眷戀,如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我的青春歲月,承載著珍貴記憶。

